[发明专利]一种钢绞线斜拉索中间放张拆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21037.3 | 申请日: | 202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3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晏国泰;王蔚;李少芳;朱慈祥;胡旭东;邢英兴;熊言君;邹政;黄晓剑;范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4/00 | 分类号: | E01D24/00;E01D11/04;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3001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绞线斜拉索 中间 拆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绞线斜拉索中间放张拆除方法,采用逐根放张拆除钢绞线的方法实现对整束拉索的索力放张;包括两套夹持装置将1根待拆钢绞线分成了上段L1、中段L2和下段L3;使用两根工具钢绞线对应穿过两块夹持装置左、右孔并用夹片锚固;利用千斤顶张拉使两块夹持装置之间的待拆除钢绞线中段L2逐渐放松并切割待拆除钢绞线;放松夹持装置之外的上段L1和下段L3待拆除钢绞线,吊车分别吊除上、下两段钢绞线索体。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大跨度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更换施工中旧钢绞线留长不足、高空塔内作业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经济适用性低等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斜拉桥维修养护领域,具体涉及大跨度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拆除、旧外套管和旧锚具拆除、新索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基建行业高速发展,桥梁作为一种重要交通设施被广泛修建。斜拉桥作为一种重要的桥型,可以实现较大跨度的跨越,因此被大量修建。但在斜拉桥的运营期间,斜拉索在长期荷载和外界环境不利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PE套管破裂、钢绞线锈蚀严重甚至拉索断裂等病害危及桥梁安全。
钢绞线拉索体系具有单根挂索及张拉、多重防护优势、施工机具小型化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斜拉桥拉索、体外预应力束、吊杆及系杆,如武汉二七大桥、宜宾南溪长江大桥和芜湖长江二桥等。经多年的应用,钢绞线拉索的相关技术获得了很大进步,但目前国内仍缺乏钢绞线拉索拆除、钢绞线拉索换索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钢绞线斜拉索换索施工是原先安装施工的逆过程。更换的首要步骤必定是先要卸除钢绞线的当前索力,卸除索力就需要解除当前索力下钢绞线弹性伸长量△L。原先拉索施工时,务必要确保锚具后面具有足够的留长L1,考虑到钢绞线更换时工装连接,L1应大于△L一定的长度。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关乎到日后钢绞线能否方便更换的技术措施。但往往在实际施工时,操作人员会贪图操作方便,钢绞线留长不按要求切割,将钢绞线留长切割成“阶梯形”,如此将导致上层钢绞线的留长Li小于正常预留长度L1,甚至短于钢绞线张拉力下的弹性伸长量△L,将导致日后钢绞线更换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绞线斜拉索中间放张拆除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大跨度斜拉桥钢绞线拉索更换施工中旧钢绞线留长不足、高空塔内作业安全风险高、施工难度大、经济适用性低等技术难题。
本发明解决此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绞线斜拉索中间放张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逐根放张拆除钢绞线的方法实现对整束拉索的索力放张。
优选的是,包括以下步骤:
S1、拆除桥面处旧外套管,在待拆除钢绞线上桥面处上下安装两套夹持装置,两套夹持装置将待拆钢绞线分成了上段L1、中段L2和下段L3;
S2、使用工具钢绞线对应穿过两块夹持装置并用夹片锚固,保证每根待拆除钢线的左右两侧均至少有一根工具钢绞线;
S3、利用千斤顶,同步张拉任意一套夹持装置的两根工具钢绞线,另一套夹持装置锚固牢固,分级张拉使两块夹持装置之间的待拆除钢绞线中段L2逐渐放松,中段L2钢绞线索力放松后,在中段L2长度中选择合适的位置切割待拆除钢绞线;
S4、完成两个夹持装置中段L2钢绞线切割后,2台千斤顶回油,逐步放松夹持装置之外的上段L1和下段L3待拆除钢绞线,利用吊车提起上段L1和下段L3的切割端头,拆除拉索塔端锚具和梁端锚具夹片,吊车分别吊除上、下两段钢绞线索体;
S5、重复步骤S1~S4,逐根或逐组拆除钢绞线,直至将整束拉索的全部钢绞线逐一拆除。
优选的是,还包括:S6、通过汽车吊拆除梁端旧锚具,通过卷扬机拆除塔端旧锚具。
优选的是,还包括:S7、首先安装新索塔端锚具及梁端锚具,采用逐根张拉锚固钢绞线的方法实现对整束新拉索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航局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21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信息的读取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垃圾处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