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桥塔-组合结构桥塔过渡段构造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6992.X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1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康福军;张伟;朱润田;邓冠章;刘玉擎;朱尧于;王晨阳;程华东;王策;高晓沛;李晓路;黄开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工程建设中心;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4 | 分类号: | E01D19/14;E01D21/00;E01D101/26;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伯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2 | 代理人: | 任贤运 |
地址: | 1001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桥塔 组合 结构 过渡 构造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钢桥塔-组合结构桥塔过渡段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于顶部的上塔柱(1),其为钢结构;
设于底部的下塔柱(3),其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设于中部的中塔柱(2),包括:设于外周的过渡段外壁板(21),设于内圈的过渡段内壁板(22),所述过渡段内壁板(22)之间通过设有过渡段钢隔板(23)隔离成多个格室,格室内填充有混凝土(9);
固定设于中塔柱(2)顶部的承压钢板(4),其顶部与上塔柱(1)底部固定连接;
以及加劲肋(8),其为条状加强件,沿轴向延伸,包括侧边分别固定于上塔柱(1)内的钢塔段加劲肋(801)、中塔柱(2)内的过渡段加劲肋(802)、下塔柱(3)内的混合段加劲肋(803);
所述中塔柱(2)分为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其中第一过渡段横截面在竖直方向不变,与上塔柱(1)底部横截面相适配;所述第二过渡段横截面的内圈在竖直方向上逐渐扩大,直至到达底部时与下塔柱(3)横截面向适配;通过中塔柱(2)的渐变横截面构造,实现了实现钢桥塔和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塔平稳过渡,将结构的受力模型由纯钢结构受力转化为钢和混凝土共同受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桥塔-组合结构桥塔过渡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钢板(4)开有浇筑孔(401)和出气口(402),底部固定设有多组焊钉(5),所述焊钉(5)在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第二钢-混凝土连接件,使承压钢板(4)与混凝土(9)连接紧密,从而与中塔柱(2)的过渡段外壁板(21)、过渡段内壁板(22)形成一个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桥塔-组合结构桥塔过渡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802)及过渡段钢隔板(23)上开有过孔(6),穿孔钢筋(7)穿过过孔(6)组成钢筋网片,在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第一钢-混凝土连接件,所述过渡段外壁板(21)、过渡段内壁板(22)及过渡段钢隔板(23)上分别垂直固定设有焊钉(5),在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第二钢-混凝土连接件。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桥塔-组合结构桥塔过渡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内壁板(22)包括依次设有的第一过渡板(221)和第二过渡板(222),所述第一过渡板(221)形成的内圈横截面在竖直方向上保持不变,所述第一过渡板(221)形成的内圈横截面在竖直方向上逐渐缩小;通过第一过渡板(221)和第二过渡板(222),将中塔柱(2)分为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分别与上塔柱(1)和下塔柱(3)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桥塔-组合结构桥塔过渡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柱(3)包括组合段外壁板(31)、组合段内壁板(32)及组合段钢隔板(33);其中,所述组合段钢隔板(33)两端分别与组合段外壁板(31)、组合段内壁板(32)固定连接,将组合段外壁板(31)、组合段内壁板(32)围成的空间分为多个格室,并在格室内进行填充混凝土(9),从而形成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所述组合段外壁板(31)内侧及组合段内壁板(3)外侧分别沿轴向间隔设有多组混合段加劲肋(803),所述混合段加劲肋(803)布设位置与中塔柱(2)上过渡段加劲肋(802)布设位置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桥塔-组合结构桥塔过渡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劲肋(803)上及组合段钢隔板(33)上开有过孔(6),穿孔钢筋(7)穿过过孔(6)组成钢筋网片,在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第一钢-混凝土连接件;所述组合段外壁板(31)、组合段内壁板(32)及组合段钢隔板(33)上分别垂直固定设有焊钉(5),在浇筑混凝土后形成第二钢-混凝土连接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桥塔-组合结构桥塔过渡段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段内壁板(32)内侧上固定设有局部加劲肋(34),其顶部与第二过渡板(23)斜率相同,通过焊接的固定方式与第二过渡板(23)内侧固定连接,对第二过渡段的在竖直方向上的渐变截面进行支撑,使轴向载荷传递至基础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工程建设中心;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佛山市顺德区工程建设中心;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699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