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优良弯曲能力的直径≤6.5mm高碳钢盘条及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6106.3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鲁修宇;金峰;周剑华;雷波荣;廖扬标;郑传昱;夏艳花;任安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16 | 分类号: | C22C38/16;C22C38/02;C22C38/04;C21D8/06;C21D6/00;C21D1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段姣姣 |
地址: | 43008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优良 弯曲 能力 直径 6.5 mm 高碳钢 生产 方法 | ||
一种具有优良弯曲能力的直径≤6.5mm高碳钢盘条,其化学成分及wt%为:在本钢种领域现有组分下,其在于:P≤0.012wt%、S≤0.009wt%、Cu≤0.095wt%;生产方法:经冶炼及浇注成坯后对铸坯加热;轧制;吐丝;冷却;空冷至室温后进行打捆、包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前提下,15天时效后性能均匀稳定,盘条偏析≤2.0级,截面无明显软化带,金相组织中珠光体体积占比不低于80%;延伸率≥9.0%、面缩率≥35.0%、强度同圈差≤65MPa、截面显微硬度极差≤15%、反复弯曲次数≥18.0次,在深加工过程中的弯曲断丝低于0.5次/千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条及生产方法,具体属于一种具有优良弯曲能力的直径≤6.5mm高碳钢盘条,其适用于本技术领域的任何成分组成即抗拉强度不低于980MPa及以上的钢种。
背景技术
高碳盘条多为拉拔材,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拉拔及对应的热处理,以帘线钢为例,其下游深加工工序包括共计二十余道次的拉拔和热处理处理。
为保证盘条在拉拔过程中的表面质量,盘条在经过连续冷拉拔之前需要对其表面的氧化铁皮进行去除,随着社会对节能环保要求的日益严苛,传统的酸洗工序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机械除鳞,机械除鳞主要包括皮带打磨和反复弯曲两种工艺。对于大规格盘条(>6.5mm)而言,由于盘条直径粗大,无法对其进行进行反复弯曲,目前多采用皮带打磨工艺;但是对于小规格盘条即直径≤6.5mm的,出于经济性考虑,目前多采用性价比更高的反复弯曲工艺进行表面氧化铁皮清除。盘条在反复弯曲过程中,其表面氧化铁皮与基体发生剥离,使其具备后续拉拔条件,在该过程中盘条仅受到弯曲作用,未经过拉拔变形处理,在该过程中,盘条发生断裂后需要进行人工焊接,会增加材料在后道次加工过程中的断裂风险,产生不必要的人工劳动的同时会引起部分材料浪费。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类断裂无法完全避免,目前的断丝水平约为5.0~10.0次/千吨,而且该断丝情况随着盘条碳当量的升高而显著增大。虽然盘条在弯曲除磷过程中的断口表现有多种形式,但可以说均是由于盘条的塑性偏低和不均匀导致的。
经检索: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208445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拉丝性能优异的高强度线材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在对确定了成分的硬钢线材热轧后进行直接熔融盐淬火处理,或者再奥氏体化后进行熔融盐或铅淬火处理来制得的,其中以珠光体为主体,断面内的由初析铁素体、伪珠光体或贝氏体构成的非珠光体组织的面积率的平均值在5%以下,或在从表层到100μm的深度的部分中,非珠光体组织的面积率的平均值在10%以下。该文献强调的是一种离线淬火处理工艺,且显微组织包括珠光体、初析铁素体、伪珠光体或贝氏体等,本专利介绍的是一种常规的斯太尔摩控冷工艺,组织以珠光体和铁素体为主、无马氏体等异常组织,均匀性良好,具有优良的弯曲能力,两发明显著不一致。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331243的文献,公开了《一种拉丝特性优良的高强度线材及其制造方法》。该文献虽可以得到一种拉丝加工性优良的线材,并以良好的生产效率、较高的成品率且廉价。但该专利就盘条的具体控冷方法没有进行约定,且更侧重于盘条的可拉拔性,与本专利对盘条控冷工艺的强调具有显著不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61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