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黄菌种生长培育培养基的研究在审
申请号: | 202310304083.2 | 申请日: | 2023-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6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任思竹;解春艳;陈文杰;周志国;马思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38;C12R1/64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杨逍 |
地址: | 06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菌种 生长 培育 培养基 研究 | ||
1.一种桑黄菌种生长培育培养基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药品仪器准备
仪器准备电子分析天平、烘箱、离心机和移液器,药品准备氯化钾、氯化铵、蛋白胨、酵母浸粉和琼脂,预先准备的由实验室自行选育的桑黄菌种;
S2.预备试剂
预备DNS试剂、考马斯亮蓝显色液、0.2mg/mL的葡萄糖标准液、0.6mg/mL的葡萄糖标准液;
S3.培养基预备
预备固体母种培养基、固体基础培养基、液体基础培养基;
S4.固体培养基优化
进行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然后对碳源、氮源、无机盐进行筛选;
S5.液体培养基优化
依次进行菌种发酵、单因素筛选实验、菌球直径大小测定、菌丝干重的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还原糖含量实现液体培养基的优化;
S6.进行正交试验
将固体培养基中的得到的最适碳源、氮源、无机盐并在液体培养基验证后,利用前期实验所得数据以碳源、氮源和无机盐设计影响菌丝生长的三个因素设计正交实验,以菌丝长速为衡量依据,结合菌落边缘整齐度特征确定一种最佳适合桑黄生长的人工合成的培养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菌种生长培育培养基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固体培养基优化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固体培养基的制备方法
200g去皮马铃薯切条,加水后将马铃薯煮至酥而不烂,四层纱布过滤汁液到容器中,准确称取其他药品在小烧杯中溶解后定容至1000mL,最后分装入三角瓶,每个500mL三角瓶装培养基200mL,无菌过滤膜封口包扎牛皮纸后,置于121℃灭菌30min,将灭完菌的培养基及固体培养皿、酒精灯、打火机实验用品放置在超净工作台上用紫外灯照射30min,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将培养基倒入玻璃培养皿中,待其凝固后接种。
2).碳源、氮源、无机盐的筛选
在超净工作台上,高压灭菌后的不同固体培养基中分别用直径大小为0.5mm打孔器接长势良好的母种菌块于平板中央,进行3次重复,接种后25℃的黑暗环境培养,一段时间后,十字交叉法测量菌丝生长速度,并记录菌丝长势、菌落边缘整齐度相关指标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桑黄菌种生长培育培养基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①.固体培养基优化实验
依次进行不同碳源对桑黄菌丝体的影响、不同氮源对桑黄菌丝体的影响、不同无机盐对桑黄菌丝体的影响的研究;
②.液体培养基优化实验
依次进行不同碳源对桑黄菌丝体的影响、不同氮源对桑黄菌丝体的影响和不同无机盐对桑黄菌丝体的影响的研究;
③.最终总结
基于上述研究最终总结桑黄菌丝在什么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大,生长势最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桑黄菌种生长培育培养基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为不同碳源对桑黄菌丝体的影响需桑黄菌丝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上生长各不相同进行对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桑黄菌种生长培育培养基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不同氮源对桑黄菌丝体的影响需在测定桑黄菌丝的生长速率基础上,进行不同氮源的相关研究,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各不相同进行对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黄菌种生长培育培养基的研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不同无机盐对桑黄菌丝体的影响需在测定桑黄菌丝的生长速率基础上,不同无机盐对菌丝生长各不相同进行对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师范学院,未经廊坊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3040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坑道钻机用组合钻具
- 下一篇:一种情绪追踪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