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体对接结构、对接方法及车体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93244.2 | 申请日: | 2023-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9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谈源;张驰;汤娟;陈浩;许增;王师佑;郭佳新;闫建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00 | 分类号: | B61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丁博寒 |
地址: | 2131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体 对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体对接结构、对接方法及车体,包括:第一分段,第一分段上预埋有若干第一对接金属块;第二分段,第二分段上预埋有若干第二对接金属块,第二对接金属块与第一对接金属块对应设置;其中,第一对接金属块和第二对接金属块上沿对接的方向分别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双头螺栓,第一对接金属块和第二对接金属块通过双头螺栓进行固定;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还通过胶接进行固定。本发明中,在将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对接时,可以通过双头螺栓进行定位,从而将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进行对接,省去了中间环形梁,节省了对接步骤和结构,且对接时可通过双头螺栓进行定位,使得对接更加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体对接结构、对接方法及车体。
背景技术
随着原材料的发展和工艺的进步,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应用中的成本正在逐渐降低。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优越特点,用更轻的材料完成与金属材料同等的结构设计,使整车较同类不锈钢或铝合金车体重量大大减少,从而对提高车体的运载能力、降低能源消耗、降低全寿命收起成本、减少路线损害等具有重大意义。
现有技术中,复合材料的轨道交通车体,将车头与车体连接时,会使用一个单独的环梁作为中间过渡件,分别将车头与车体与环梁通过胶接、铆接综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装配过程较为繁琐。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体对接结构、对接方法及车体,从而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体对接结构,包括:
第一分段,所述第一分段上预埋有若干第一对接金属块;
第二分段,所述第二分段上预埋有若干第二对接金属块,所述第二对接金属块与第一对接金属块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对接金属块和第二对接金属块上沿对接的方向分别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双头螺栓,所述第一对接金属块和第二对接金属块通过所述双头螺栓进行固定;
所述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还通过胶接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分别包括:
两平行蒙皮,两所述平行蒙皮平行设置;
若干支撑结构,若干所述支撑结构设置于两所述蒙皮之间,所述第一对接金属块或第二对接金属块设置于若干所述支撑结构之间;
端部蒙皮,所述端部蒙皮设置于对接的端部,所述端部蒙皮为C型结构,对此处进行包覆,所述端部蒙皮对应设置有供所述双头螺栓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金属块和第二对接金属块上沿垂直于对接方向设置有铆接孔,所述端部蒙皮和两所述平行蒙皮对应设置有铆接孔,通过铆接将所述第一对接金属块固定于所述第一分段,将所述第二对接金属块固定于所述第二分段。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对接金属块和第二对接金属块与所述平行蒙皮、支撑结构和端部蒙皮接触面为胶接面。
进一步地,两所述平行蒙皮、若干支撑结构和端部蒙皮为一体固化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蜂窝结构、支撑筋、支撑框体、支撑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端部蒙皮对两所述平行蒙皮包覆的长度至少为所述第一对接金属块或第二对接金属块长度的一半。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对接方法,使用如上述的车体对接结构,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的对接面涂抹结构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93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