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263941.3 | 申请日: | 2023-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792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盛青华;刘礼童;朱莹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硒都云峰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G3/026 | 分类号: | C12G3/026;C12G3/022;C12G3/021;C12G3/055 |
代理公司: | 东台金诚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82 | 代理人: | 周松涛 |
地址: | 2451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茱萸 氧化 保健 黄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组成的原料:苦李肉10-18份、黄精4-9份、混合硒米58-108份、酒曲5-9份、山茱萸7-15份、山茶花4-12份、枸杞3-8份和羊肚菌3-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组成的原料:苦李肉12-15份、黄精6-8份、混合硒米66-86份、酒曲6-7份、山茱萸8-12份、山茶花6-9份、枸杞4-7份和霉菌孢子5-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按重量份组成的原料:苦李肉14份、黄精7份、混合硒米72份、酒曲7份、山茱萸10份、山茶花8份、枸杞6份和霉菌孢子6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硒米由质量比为4:2:1的富硒大米、硒小米和硒薏仁米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其特征在于,所述苦李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成熟度好、颜色较深的苦李,去梗后清洗除去泥沙,并用清水浸泡,剔除烂果、霉果和杂物后再次冲洗洗净,随后装入竹筐中沥水待用;
步骤二、将洗净后的苦李软化,分离果皮和果肉,将果皮破碎后即得所述苦李肉。
6.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0、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对原料进行预处理,以得到预处理混合硒米、山茶花浸提液、山茱萸浸提液、枸杞浸提液、苦李肉浸泡液和黄精浸泡液;
S20、将羊肚菌接种于麸皮培养基上,每24h摇动一次,在28℃环境中培养72h后加入200ml的灭菌水摇匀,用灭菌后的双层纱布过滤,所得滤液即为孢子悬浮液;
S30、将预处理混合硒米摊凉,使预处理混合硒米温度降低至30-40℃,分装在搪瓷盘中,按预处理混合硒米质量的1%加入孢子悬浮液,控制温度为28℃、相对湿度为90%;培养24h后,摊开混合均匀再堆积,在38℃和9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培养24h,最后控制温度至36℃,相对湿度60%,保持12h,干燥后得到米曲;
S40、向米曲中加入酒曲和蒸馏水,混合均匀后装入已编号的发酵瓶中,置于28℃恒温培养箱进行二次发酵,一次发酵时间为1-3天,二次发酵时间为1-2天,发酵过程中每天摇动一次,发酵完成后过滤得到黄酒清液;
S50、将黄酒清液、山茶花浸提液、山茱萸浸提液、枸杞浸提液、苦李肉浸泡液和黄精浸泡液进行混合、消毒和罐装,即得所述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中,预处理混合硒米的制备方法为:将富硒大米、硒小米和硒薏仁米混合均匀后淘洗2-3遍后,加3倍水于常温条件下浸泡1h,过滤去除水分后于蒸锅上蒸煮1h以得到预处理混合硒米。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10中,山茶花浸提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山茶花放置于泡酒瓶中平铺均匀,将白砂糖按质量比1:1均匀撒在山茶花上,倒入68%Vol优级高粱酒定容至1000mL,在室温环境中密封静置30d,过滤后得到山茶花浸提液;
山茱萸浸提液的制备方法为:将山茱萸烘干后粉粹至颗粒状,按料液比1:10加入68%Vol优级高粱酒配制,在室温环境中密封静置30d,过滤后得到山茱萸浸提液;
枸杞浸提液的制备方法为:称取枸杞按料液比1:10加入68%Vol优级高粱酒配制,在室温环境中密封静置30d,过滤后得到枸杞浸提液。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山茱萸抗氧化保健黄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中,蒸馏水的加入质量为米曲与酒曲质量之和的1.5-3.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硒都云峰食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硒都云峰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6394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