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IgM抗体制剂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2310253628.1 | 申请日: | 2023-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10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仇思念;陈明键;李澍;杨雨濛;杨继;刘春;李莹;戴新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略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9/395 | 分类号: | A61K39/395;A61K47/68;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gm 抗体 制剂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IgM抗体制剂及其用途。具体而言,所述IgM抗体制剂包含IgM抗体,所述IgM抗体为纳米抗体融合蛋白和J链形成的IgM抗体,所述纳米抗体融合蛋白为包含纳米抗体和Fc片段的融合蛋白,所述纳米抗体和Fc片段可任选地通过连接基连接,其中,所述制剂还包含缓冲剂,所述缓冲剂选自枸橼酸缓冲体系,任选地,所述制剂还包含稳定剂、渗透压调节剂和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IgM抗体制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现有疫苗无法完全阻止新冠病毒的感染和传播,且注射疫苗给药无法有效到达呼吸道且使用剂量大,还需要专业人士给药。目前很多临床前研究发现,跟更传统的注射式疫苗接种相比,鼻内接种可能更有效地产生对一些呼吸道病毒的免疫力,通过鼻喷给药,其活性成份附着于呼吸道黏膜表面,可以让呼吸道快速产生免疫力,交联结合病毒形成聚集颗粒,阻断病毒RBD与ACE2的结合。
IgM抗体是在免疫系统接触免疫原后最早表达的抗体,也是分子量最大的一类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在血清中。经典的分泌型IgM通过J链形成五聚体,但也存在不含J链的六聚体形式。额外的结合位点提供了多价的结合能力,因此与IgG抗体相比,它有更高的亲和能力和更广谱的结合性能,能够引发机体更强的抗原中和作用和免疫调理作用。五聚体IgM结构中的J链能够起到稳定抗体结构的作用,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和聚合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相互作用从而将IgM抗体转运到黏膜表面。因此在相关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五聚体IgM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选择合理的制剂处方对更好地发挥药物疗效至关重要。IgM是一种抗体蛋白,为保证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制剂处方必须至少保证蛋白质的氨基酸核心序列的构象完整,同时防止蛋白质发生降解或聚集等化学、物理变化。蛋白聚集作为一个重要的生物药检测指标,在生物制药开发与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受到严格的控制,因为聚集不仅会影响产品质量,还有可能导致过度的免疫反应。
影响蛋白质聚集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蛋白结构、环境温度、生产过程以及缓冲液组成成分等。常规包含轻重链的IgM分子量在900KD左右,即使将抗体可变区替换为只包含重链可变区的纳米抗体,其完整分子量亦可达600KD。巨大的分子量使得IgM分子极不稳定,容易发生聚集,沉降等现象。因此,研究如何提高IgM抗体制剂的稳定性、减少抗体蛋白聚集,对于IgM抗体药物的研发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组IgM抗体制剂。该制剂使得其中的IgM抗体蛋白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减少IgM抗体蛋白的聚集。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IgM抗体制剂,所述制剂包含IgM抗体,所述制剂还包含缓冲剂、稳定剂、渗透压调节剂和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IgM抗体的浓度为约0.1-50mg/mL。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缓冲剂选自醋酸缓冲体系、组氨酸-醋酸缓冲体系、组氨酸-盐酸缓冲体系和枸橼酸缓冲体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缓冲剂的浓度为约2-30mM。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稳定剂选自甘露醇、海藻糖、山梨醇、蔗糖、盐酸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和甲硫氨酸。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稳定剂的浓度为约16-50mg/mL。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压调节剂选自葡萄糖、氯化钠、硫酸钠。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渗透压调节剂的浓度为约40-200mM。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聚山梨酯20和聚山梨酯80。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约0.04-2mg/mL。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剂的pH为约4.7-7.0。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剂包含:
IgM抗体约1-20m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略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略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536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循环化盐装置
- 下一篇:生物标志物在诊断心血管相关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