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214017.6 | 申请日: | 2023-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0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周治国;孙晓立;卞德存;杨军;邵继喜;胡良军;杜永潇;李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E02D5/52;E02D5/62;E02D7/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华启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9 | 代理人: | 李小明 |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张缓 粘结 预应力 组合 夯扩桩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多个缓粘结预应力筋、填充材料和桩端扩大头;
所述桩身上贯穿设有填充槽;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放置于所述填充槽内并延伸出部分;
所述填充材料填充于所述填充槽内;
所述桩端扩大头位于所述桩身的底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设置在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两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所述桩身两端的锚垫板;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贯穿所述锚垫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两端均设有端头板;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贯穿所述端头板,所述端头板位于所述桩身与所述锚垫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孔装置,所述封孔装置设置在所述桩身底部的端面上,且不遮挡所述填充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孔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桩身底部的封孔板,所述端头板位于所述锚垫板与所述封孔板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材料包括混凝土。
8.一种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的施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还包括如下步骤:
S1、利用封孔装置将桩身底部的填充槽封住,将所述桩身打入预定桩位处;
S2、利用夯扩机穿过填充槽并冲破所述封孔装置对所述桩身底部进行区域夯扩,形成桩端扩大区域;
S3、下放缓粘结预应力筋贯穿所述桩身,并延伸至所述桩端扩大区域内;
S4、对所述填充槽内进行注浆填芯,直至所述填充槽内完全注满填充材料,并在所述桩端扩大区域内形成桩端扩大头;
S5、当内部填芯龄期达到预定时间后,根据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凝结时间,对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S1,还包括通过机械或焊接的方式进行接桩,使打入的所述桩身底部达到预定标高,并对所述桩身顶部多余部分进行裁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张缓粘结预应力组合夯扩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S5,还包括张拉后,使用固定装置对所述缓粘结预应力筋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2140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