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厚朴酚单体化合物及其在防治肠道辐射损伤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310153037.7 | 申请日: | 2023-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5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平平;关钰波;贺乾坤;卢天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1/05 | 分类号: | A61K31/05;A61P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亦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8 | 代理人: | 王璐 |
地址: | 450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厚朴 单体 化合物 及其 防治 肠道 辐射损伤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厚朴酚单体化合物及其在防治放疗后肠道辐射损伤中的应用。目前针对腹部放疗后引发的小肠部位特异性炎症及由此导致的功能障碍尚缺乏理论认知和临床指导,相关药物的研发十分急迫。本发明首次发现和证实了厚朴酚能够有效地对辐照引起的小肠类器官损伤进行治疗,提高辐照小鼠的存活率,改善小肠肠道结构,促进肠道上皮组织辐射损伤后的修复,为生物体的肠道辐射损伤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本发明在药物和临床等多层面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防治恶性肿瘤放疗中导致的小肠辐射损伤中的药物。
背景技术
放射性肠炎是指针对盆腔、腹腔、腹膜等位置的恶性肿瘤进行放射治疗而引起的肠道炎症性病变。它可以发生在肠道的任何部位。根据累及范围的不同,可分为放射性直肠、结肠、小肠炎。
放射性肠炎的症状分为一般以前期症状和后期症状进行区分。前期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次增多、脓血便和里急后重。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和循环衰竭。后期症状一般在放疗3个月以后出现,如放射性小肠炎以吸收不良、慢性腹泻为主要表现,可出现慢性营养不良;如若肠道出现狭窄,则可能间断出现肠梗阻症状;另外,后期的放射性结肠、直肠炎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便血、黏液便及里急后重,严重的患者还可能出现瘘道、腹腔或盆腔脓肿及腹膜炎等。
对于放射性肠炎的病理病因研究,目前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多因素作用下导致的。例如,射线是通过产生电离辐射、破坏肿瘤细胞的DNA起到治疗作用的,而肠道黏膜细胞更新较快,DNA合成也比较旺盛,因此在放射线照射范围内的肠道细胞会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作为肠道细胞更新主力军的肠道黏膜干细胞,治疗中受到抑制,影响了黏膜的更新,导致肠道黏膜发生病变。再如,射线会影响肠道黏膜下小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这些细胞对放射线非常敏感,一旦出现损伤,可能会形成闭塞性血管炎,也就相当于阻断了供应肠道细胞营养和氧气的途径,局部就会出现糜烂、溃疡。再如,损伤后的肠壁组织会产生多种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又会导致肠道纤维化、肠道狭窄,甚至出现穿孔等病变。这几种因素互相影响,甚至可能形成恶性循环,造成病变迁延不愈、愈加严重。
对于放射性肠炎的治疗方面,目前,肠黏膜屏障损伤的危害已被临床医师广泛认同,修复黏膜屏障、提高黏膜愈合程度、降低黏膜通透性、改善肠道炎症,对放射性肠炎的预防、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已研发了多种肠道微生态制剂,对宫颈癌、肠癌、胃癌、白血病等患者的胃肠道损伤有治疗作用,可改善肠屏障系统障碍和肠道微生态失调引发的腹泻、便秘等不良反应,避免胃肠功能进一步发生紊乱。然而,放射性肠炎目前尚无药物预防及治疗的标准策略,主要治法有手术、药物等,但具备手术治疗机会的患者较少且手术创伤性大术后并发症多,而药物治疗种类繁多却疗效有限,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其中,针对小肠部位由于辐射损伤引起的肠道稳态紊乱及由此导致的功能障碍,这些方面的研究和治疗更是缺乏最一般的理论和临床认知和相关指导,是一个亟需突破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厚朴酚单体化合物在防治肠道辐射损伤中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厚朴酚单体化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肠炎的药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厚朴酚单体化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放射性肠炎的药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厚朴酚单体化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和/或治疗放射性小肠肠炎的药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厚朴酚单体化合物的用途,所述放射性肠炎限定为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肠道并发炎症反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厚朴酚单体化合物的用途,所述放射性肠炎限定盆腔恶性肿瘤和/或腹腔恶性肿瘤和/或腹膜后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引起的并发炎症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530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汇率检测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转轮除湿系统智能优化节能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