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规避制动低频squeal噪音的仿真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120662.1 | 申请日: | 2023-0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5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建;潘为钊;范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30/15;G06F1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欧阳高凤 |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规避 制动 低频 squeal 噪音 仿真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规避制动低频squeal噪音的仿真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目标卡钳本体、目标卡钳支架、目标制动盘定义材料设置仿真模型,并基于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单件模态,得到仿真数据;对工装件进行模态测试,得到测试数据,并对比测试数据和仿真数据;基于对比结果,检测摩擦片的至少一个物理属性,以根据制动器设计定义材料建立复合模型,并进行加载分析,以得到满足预设制动噪音条件的制动器。由此,解决了从硬件方面进行改造,在达到最佳降噪效果前,需要不断试错,开发周期较长、效率较低,且开发成本极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规避制动低频squeal噪音的仿真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制动噪音是整车性能最要评价指标之一,且很容易被客户感知直接影响一个汽车品牌的品质,目前各大主机厂都在致力于如何从设计阶段规避制动噪音或降低制动噪音发生概率。制动squeal的低频噪音是比较难解决的,以至于新车型上市后,客户驾驶车辆时进行制动时发生低频squeal噪音,导致客户抱怨,从而影响公司销售,导致销售业绩下滑。
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对汽车制动卡钳和卡钳总成进行改造,从而抑制和优化了特定工况下的低频制动噪音,提高驾驶舒适性;还可以通过对摩擦片进行改造,对噪音起到较好的隔断效果,减低低频噪音。
然而,相关技术中,均是从硬件方面进行改造,在达到最佳降噪效果前,需要不断试错,开发周期较长、效率较低,且开发成本极高,导致优化周期较长,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规避制动低频squeal噪音的仿真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从硬件方面进行改造,在达到最佳降噪效果前,需要不断试错,开发周期较长、效率较低,且开发成本极高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规避制动低频squeal噪音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目标卡钳本体、目标卡钳支架、目标制动盘定义材料设置仿真模型,并基于所述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单件模态,得到仿真数据;对工装件进行模态测试,得到测试数据,并对比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仿真数据;以及基于对比结果,检测摩擦片的至少一个物理属性,以根据制动器设计定义材料建立复合模型,并进行加载分析,以得到满足预设制动噪音条件的制动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摩擦片的至少一个物理属性,包括:对所述摩擦片进行泊松比、杨氏模量进行检测的同时,检测所述摩擦片的摩擦片密度和常温以及高温剪切强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制动噪音条件为分析结果为未识别到3100Hz频率噪音。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未得到满足所述预设制动噪音条件的制动器时,按照模态隔离不小于200Hz设计策略对所述目标卡钳支架进行更改。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规避制动低频squeal噪音的仿真装置,包括:仿真模块,用于基于目标卡钳本体、目标卡钳支架、目标制动盘定义材料设置仿真模型,并基于所述仿真模型仿真分析单件模态,得到仿真数据;对比模块,用于对工装件进行模态测试,得到测试数据,并对比所述测试数据和所述仿真数据;以及分析模块,用于基于对比结果,检测摩擦片的至少一个物理属性,以根据制动器设计定义材料建立复合模型,并进行加载分析,以得到满足预设制动噪音条件的制动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析模块包括:检测单元,用于对所述摩擦片进行泊松比、杨氏模量进行检测的同时,检测所述摩擦片的摩擦片密度和常温以及高温剪切强度。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制动噪音条件为分析结果为未识别到3100Hz频率噪音。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更改模块,用于在未得到满足所述预设制动噪音条件的制动器时,按照模态隔离不小于200Hz设计策略对所述目标卡钳支架进行更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20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