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车身组件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310100748.8 | 申请日: | 2023-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17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彭正刚;廖慧红;张俊;苟黎刚;郑轩;丁伟朋;陈高春;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0 | 分类号: | B62D25/00;B62D25/20;B62D25/02;B62D25/16;B62D2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培培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身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及车辆,车辆的车身组件包括:上结构件、下结构件、左结构件和右结构件,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相对且间隔开,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连接在所述上结构件和所述下结构件之间,所述上结构件、所述下结构件、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内具有腔体结构,在所述腔体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腔体结构的横截面积相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身组件,提升车身组件的结构强度及刚度,有利于提升车辆的NVH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及具有该车辆的车身组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车身组件的结构强度及刚度较低,导致车辆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提升车身组件的结构强度及刚度,有利于提升车辆NVH性能。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组件,包括:
上结构件、下结构件、左结构件和右结构件,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相对且间隔开,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连接在所述上结构件和所述下结构件之间,所述上结构件、所述下结构件、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中的至少一个内具有腔体结构,在所述腔体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腔体结构的横截面积相同。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的车身组件,提升车身组件的结构强度及刚度,有利于提升车辆的NVH性能,并且车身组件具有较好的传力性能,防止车身组件出现应力集中的风险,有利于减弱路面载荷激励,进而增强驾乘人员的舒适感知体验。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关于所述上结构件的中线对称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结构件内的所述腔体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菱形。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结构件包括:上结构件内板和上结构件外板,所述上结构件内板具有第一连接翻边,所述上结构件外板具有第二连接翻边,所述第一连接翻边和所述第二连接翻边对应连接以将所述上结构件内板和所述上结构件外板固定,且所述上结构件内板和所述上结构件外板共同限定出所述腔体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结构件内板和/或所述上结构件外板具有第一减重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结构件外板具有卷收器安装孔,所述卷收器安装孔与所述上结构件内的所述腔体结构错开。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结构相同。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还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均通过所述上接头与所述上结构件连接,且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均通过所述下接头与所述下结构件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上接头和/或所述下接头具有第二减重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均具有锁扣安装位。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还包括:左轮罩和右轮罩,所述左结构件和所述右结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左轮罩和所述右轮罩。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还包括:减震器座,所述减震器座固定于所述轮罩且适于与所述车辆的纵梁连接,所述减震器座具有减震器安装孔,在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所述减震器安装孔与相应的所述左结构件或所述右结构件内的所述腔体结构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1007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养融合的家用智慧监护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智能高压变电箱监测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