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阿尔兹海默症标志物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8268.2 | 申请日: | 2023-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2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明;刘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B20/20 | 分类号: | G16B20/20;G16B50/10;G16B5/00;G16H50/30;C12Q1/6883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刘念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生物 宿主 阿尔兹海默症 标志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阿尔兹海默症标志物识别方法,属于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提取患者的微生物‑宿主基因组,对二者进行质检并作为发现集;识别微生物基因组中与AD表型关联的子社团结构,将子社团结构与宿主基因组进行关联,对显著关联的宿主基因变异位点进行基因注释和富集分析;对子社团结构进行单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识别子社团结构与AD表型间的因果关系;利用子社团结构涉及的微生物丰度建立AD预测模型并验证,采集到AD风险基因涉及的SNP与单菌进行关联分析,将通过AD差异物种富集检验的显著关联物种标记为AD标志物;本发明利用子社团结构的概念,使用较少的物种特征提升对AD表型预测模型的泛化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阿尔兹海默症标志物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至今对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的早期诊断依旧是一大难题。即使在症状前几年已呈现出各种病理改变,如大脑中β-淀粉样蛋白的过度产生和积累、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但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需要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或腰椎穿刺,当没有或只有轻微症状时,很少有人能接受这些放射性或侵入性检查。除此之外,一些遗传因素也可能加剧AD的发病,如APOEε4等位基因是公认的AD重要风险基因。因此,宿主基因相关研究识别更多新的风险基因位点,进一步揭示AD的发病机制,为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AD患者肠道微生物失调的特征是促炎菌增多,抗炎菌减少,及其微生物衍生的代谢物共同影响着肠道通透性和血脑屏障完整性。如厚壁菌门与炎症反应和代谢功能的调节有关,而代谢功能又会影响行为和认知功能。但目前单靠宏基因组学数据构建的AD预测模型大多效果不理想,尤其是用于跨队列的交叉验证上,因此如何得到队列间更一致的AD标志物尤为重要,也是一大挑战。
对阿尔兹海默症(AD)的病例-对照队列研究中,微生物组、宿主全基因组的单一组学与AD的关联研究已较多。目前关于微生物和宿主互作模式的探索主要涉及微生物组学与宿主全基因组的联合分析,但现有研究大多基于健康队列,进而挖掘微生物特征(以物种组成、功能通路为主)与宿主免疫、代谢相关性状的关联,较少研究同时纳入病例-对照队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阿尔兹海默症标志物识别方法,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如何利用先验信息,结合微生物组学和宿主基因组学的整合分析,共同揭示AD的疾病标志物。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微生物与宿主互作的阿尔兹海默症标志物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患者的粪便样本和血液样本,分别提取微生物基因组和宿主基因组并进行质检,将通过质检的微生物-宿主基因组配对样本标记为发现集;
使用主题模型识别微生物基因组中与阿尔兹海默症表型关联的子社团结构,将所述子社团结构与宿主基因组进行关联,对显著关联的宿主基因变异位点进行基因注释和富集分析;
将显著关联的基因变异位点作为工具变量,对子社团结构进行单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和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识别子社团结构特征与阿尔兹海默症表型及现存人体疾病表型间的因果关系;
采集与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的风险基因所覆盖的SNP,将该SNP与微生物单菌丰度进行关联分析,并提取出有在疾病-健康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的微生物物种作为差异物种集,检验与疾病风险基因显著关联的候选关键微生物物种集是否富集到阿尔兹海默症的差异物种上,将检验通过的微生物特征标记为阿尔兹海默症标志物。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对所述微生物基因组进行质检的过程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82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