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轴向磁通轮毂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92184.8 | 申请日: | 2023-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49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冲;郭守仑;王斯博;苍衍;于爽;田博;王金昊;张志强;林展汐;尹相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24 | 分类号: | H02K3/24;H02K5/20;H02K3/28;H02K3/12;H02K3/52;H02K1/14;H02K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宫传芝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组件 具有 轴向 轮毂 电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轴向磁通轮毂电机,定子组件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具有容纳腔;定子绕组单元,定子绕组单元设置于容纳腔内,定子绕组单元为多个,相邻的定子绕组单元之间形成第一冷却流道,定子绕组单元与容纳腔之间形成第二冷却流道,壳体组件设置有连通第一冷却流道与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和出口。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定子绕组单元设置于壳体组件的容纳腔内,定子绕组单元为多个,增强了定子组件的机械强度,保证了定子组件的密封效果及定子绕组单元的散热、冷却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轴向磁通电机转矩密度的提升带来的电机高发热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轴向磁通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车用轮毂电机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性能的增加必然会导致轮毂电机体积的增加,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轮毂内空间尺寸十分有限,导致轮毂电机的性能和体积的矛盾日益突出。轴向磁通电机由于采用轴向磁场设计,相较于传统径向磁场电机其轴向尺寸短、转矩密度大、功率密度高、重量轻、效率高,且可沿袭径向磁通电机控制方式,更适合于新能源汽车的轮毂电机。轴向磁通电机转矩密度的提升随之也带来了电机高负荷、高发热等问题,因此解决轴向磁通轮毂电机散热冷却问题,成为提高轴向磁通轮毂电机可靠性的重要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子组件及具有其的轴向磁通轮毂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轴向磁通电机转矩密度的提升带来的电机高发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定子组件,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具有容纳腔;定子绕组单元,定子绕组单元设置于容纳腔内,定子绕组单元为多个,相邻的定子绕组单元之间形成第一冷却流道,定子绕组单元与容纳腔之间形成第二冷却流道,壳体组件设置有连通第一冷却流道与第二冷却流道的进口和出口。
进一步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二夹板与第一夹板间隔地设置;机壳外圈,机壳外圈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均连接,沿机壳外圈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有进口和出口,且进口和出口在机壳外圈的周向方向间距180°;机壳内圈,机壳内圈与机壳外圈间隔设置,且机壳内圈与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均连接,第一夹板、第二夹板与机壳外圈、机壳内圈之间围设形成容纳腔。
进一步地,定子绕组单元包括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定子铁芯和定子绕组均为多个,多个定子绕组环绕安装于多个定子铁芯上,各定子铁芯的两端均开设有沟槽,第一夹板、第二夹板朝向定子铁芯一侧设置有多个加强筋,多个加强筋与多个沟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定子组件包括:第一密封板,第一密封板设置于第一夹板的外侧;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设置于第二夹板的外侧,第一密封板与第一夹板之间、第二密封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形成密封腔。
进一步地,第一夹板朝向第一密封板一侧、第二夹板朝向第二密封板一侧均设置有多个定位槽,定子组件还包括:定子齿靴总成,定子齿靴总成设置于密封腔内,定子齿靴总成包括多对定子齿靴对,多对定子齿靴对间隔设置,每对定子齿靴对由两个定子齿靴相对设置形成,多个定子齿靴与多个定位槽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定子齿靴包括第一组成段和第二组成段,第二组成段的第一端与第一组成段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组成段与第一组成段之间具有夹角地设置,且第二组成段的第二端形成钩部。
进一步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均设置有多个第一凸起,多个第一凸起间隔设置,第一凸起与定子绕组相抵接地设置,第一凸起用于对定子绕组限位。
进一步地,机壳外圈包括环形本体和第三凸起,第三凸起凸出地设置于环形本体上,第一夹板与环形本体连接,第一夹板并位于第三凸起的一侧设置,第二夹板与环形本体连接,第二夹板位于第三凸起的另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机壳内圈设置有两个第二凸起,两个第二凸起沿机壳内圈的外周间距180°设置,两个第二凸起与定子绕组直接接触,两个第二凸起用于限制冷却液在机壳内圈与定子绕组之间循环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92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