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折叠座椅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76328.0 | 申请日: | 2023-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6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冯鑫才;王小斌;贺守玉;周礼达;何贵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B60N2/00;B60N2/90;B60N2/3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拓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98 | 代理人: | 杨玉廷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 座椅 控制 方法 系统 终端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内折叠座椅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介质,其中车内折叠座椅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折叠控制信号,控制折叠座椅折叠;获取折叠座椅当前的第一位置;获取后排座椅当前的第二位置以及后排座椅的乘客信息;后排座椅相对位于折叠座椅后方;根据第二位置以及乘客信息,确定折叠座椅的最优支撑位置;根据第一位置,调节折叠座椅至最优支撑位置。通过上述步骤,提高了乘客调节过程的调节效率,有利于提高乘车的舒适度,同时可适应于不同乘客类型,适应性较强。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内折叠座椅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近几年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的性能、舒适度、科技感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普遍的提升;汽车座椅顾名思义是指乘车时所乘坐的座椅,为了提高乘坐人员的使用舒适度,汽车座椅的性能不断被优化;例如后排乘客需要休息时,通过折叠前排座椅,使得可提高后排乘客的活动空间;
现有技术中,当后排乘客需要休息时,通常需要进入前排座椅处手动调节使其处于折叠状态;再次返回后排座椅休息时,也经常因为乘客的个体差异性,导致其脚部无法舒适的搭靠在折叠座椅上;此时需要反复对前排座椅进行调节,调节过程十分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调节不便的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车内折叠座椅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介质。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内折叠座椅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于折叠控制信号,控制折叠座椅折叠;
获取所述折叠座椅当前的第一位置;
获取后排座椅当前的第二位置以及所述后排座椅的乘客信息;所述后排座椅相对位于所述折叠座椅后方;
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以及乘客信息,确定所述折叠座椅的最优支撑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位置,调节所述折叠座椅至所述最优支撑位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响应于折叠控制信号之后,控制所述折叠座椅折叠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折叠座椅的第一乘坐状态,所述第一乘坐状态包括占用状态和非占用状态;
判断所述第一乘坐状态为非占用状态时,控制所述折叠座椅折叠。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判断所述第一乘坐状态为非占用状态之后,控制所述折叠座椅折叠位置之前,还包括:调节所述折叠座椅位置,以使其处于设定折叠位置范围内。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判断所述第一乘坐状态为占用状态时,输出报警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获取后排座椅当前的第二位置以及后排座椅的乘客信息包括:
检测所述后排座椅的第二乘坐状态;所述第二乘坐状态包括占用状态和非占用状态;
判断所述第二乘坐状态为占用状态时,获取后排座椅当前的第二位置以及后排座椅的乘客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叠座椅包括:
坐垫组件,所述坐垫组件包括:座椅支撑机构和坐垫本体;所述座椅支撑机构具有沿第一方向分布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所述坐垫本体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座椅支撑机构上;当所述坐垫本体位于第一工位时,坐垫本体与座椅支撑机构无相对移动;当所述坐垫本体位于第二工位时,坐垫本体相对于座椅支撑机构移动至最大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763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面板的触控侦测方法以及触控显示器
- 下一篇:一种膝关节站立康复训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