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联锁系统校核大号道岔位置方法、装置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5480.0 | 申请日: | 2023-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9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朱迎春;莫运前;李卫娟;张程;徐军强;武钰喜;高武;薛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9/06 | 分类号: | B61L19/06;B61L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林杨;徐雯琼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锁 系统 校核 大号 道岔 位置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联锁系统校核大号道岔位置方法、装置及介质,所述大号道岔包括多个牵引点,所述联锁系统与各牵引点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所述大号道岔的总表示信息及其各牵引点的分表示信息;S2、基于所采集的总表示信息及各牵引点的分表示信息,所述联锁系统判定大号道岔的位置状态为定位、反位、四开状态的其中之一;S3、基于所判定的大号道岔的位置状态,所述联锁系统进行联锁功能逻辑运算。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增加道岔总表示与各牵引点分表示信息的一致性校核,从而能够避免发生列车掉道、侧翻及侧冲等严重事故的发生,以及提高大号道岔的故障排查便利性和排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信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联锁系统校核大号道岔位置方法、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在铁路信号技术领域中,道岔是重要的轨旁基础设备,通过控制道岔的转换实现列车通过车站、转线、出入库等作业。随着铁路运输的发展,列车速度的大幅提升,大号道岔得以广泛使用。因为大号道岔的尖轨较长,所以需设置多个牵引点,如何确保联锁系统使用的大号道岔位置与其实际轨旁位置一致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现有工程设计中,对于大号道岔的单动道岔,如附图1所示,通常是道岔的每个牵引点均设置一个定位表示继电器(图中,Q1-DBJ为第一个牵引点的定位表示继电器、Q2-DBJ为第二个牵引点的定位表示继电器、……、QN-DBJ为第N个牵引点的定位表示继电器)和一个反位表示继电器(Q1-FBJ为第一个牵引点的反位表示继电器、Q2-FBJ为第二个牵引点的反位表示继电器、……、QN-FBJ为第N个牵引点的反位表示继电器),定位表示继电器吸起,其前接点闭合,相应牵引点处于定位;反位表示继电器吸起,其前接点闭合,相应牵引点处于反位;再将各牵引点的定位表示继电器的前接点串联在一起构成定位总表示继电器ZDBJ,将各牵引点的反位表示继电器前接点串联在一起构成反位总表示继电器ZFBJ(图中,KZ为各继电器的控制正电源,KF为各继电器的控制负电源,每个DBJ、FBJ包括多组冗余的前接点,KZ连接其中的一组DBJ或FBJ前接点串联条件,KF连接其中的另外一组DBJ或FBJ前接点串联条件,KZ、KF、2组DBJ或FBJ前接点串联条件构成ZDBJ或ZFBJ的双断防护电路,避免任意一个DBJ或FBJ前接点短路后,ZDBJ或ZFBJ错误吸起)。而对于大号道岔的双动道岔,如附图2所示(附图2~5中的各标记含义与附图1中相一致),通常是道岔的每动的每个牵引点均设置一个定位表示继电器和一个反位表示继电器,将道岔的每动的各牵引点的定位表示继电器的前接点串联在一起构成双动道岔定位总表示继电器ZDBJ,将道岔的每动的各牵引点的反位表示继电器的前接点串联在一起构成双动道岔反位总表示继电器ZFBJ。
现有技术中,联锁系统判定道岔位置的方法为,首先,联锁系统采集定位总表示继电器前接点、反位总表示继电器前接点、定位总表示继电器后接点与反位总表示继电器后接点串联条件;其中,定位总表示继电器后接点与反位总表示继电器后接点串联条件如附图3所示,KZ为联锁系统采集ZDBJ、ZFBJ的后接点串联条件提供正电,联锁系统采集ZDBJ、ZFBJ的后接点串联条件的采集点接入负电。之后,联锁系统基于所采集数据进行判定,当定位总表示继电器前接点闭合、反位总表示继电器前接点断开、定位总表示继电器后接点与反位总表示继电器后接点串联条件断开时,判定道岔处于定位;当反位总表示继电器前接点闭合、定位总表示继电器前接点断开、定位总表示继电器后接点与反位总表示继电器后接点串联条件断开时,联锁系统判定道岔处于反位。该方法在正常情况下通常能够保证联锁系统所判定的道岔位置与实际位置一致,但在遇到人为施工错误或某牵引点的牵引设备故障时,会出现判定位置与实际位置不一致的情况,进而引发严重安全事故或导致维护不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54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