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D型多肽,其L型配体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54695.0 | 申请日: | 2023-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1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聪;孙科;王通越;刘磊;卢培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湖大学;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7/08 | 分类号: | C07K7/08;C07K19/00;C07K14/00;C12N15/63;C12N15/65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李雪芹;李维盈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肽 型配体 应用 | ||
1.一种D型多肽,其氨基酸序列选自以下情况(1)~(4):
(1)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突变序列,所述突变序列的突变位点为SEQ IDNo:2的第3、5、6、9、10、12、13、14、16和17位中1-3个任选位点,前提是所述突变序列具有与SEQ ID No:2相同的功能;
(3)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突变序列,所述突变序列的突变位点为SEQ IDNo:2的第3、5、6、9、10、12、13、14、16和17位以外的任意位点,前提是所述突变序列具有与SEQ ID No:2相同的功能;以及
(4)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突变序列,所述突变序列的突变位点为上述情况(2)和(3)的任意组合,前提是所述突变序列具有与序列SEQ ID No:2相同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D型多肽,其为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的D-Pep-1。
3.一种针对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型多肽的L型配体,其氨基酸序列选自以下情况(1)~(4):
(1)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2)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突变序列,所述突变序列的突变位点为SEQ IDNo:1的第27、30、31、34、35、37、38、41、43、46、47、49、50、53、54、57和61位中1-5个任选位点,前提是所述突变序列具有与SEQ ID No:1相同的与所述D型多肽结合的功能;
(3)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突变序列,所述突变序列的突变位点为SEQ IDNo:1的第27、30、31、34、35、37、38、41、43、46、47、49、50、53、54、57和61位以外的任意位点,前提是所述突变序列具有与SEQ ID No:1相同的与所述D型多肽结合的功能;以及
(4)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的突变序列,所述突变序列的突变位点为上述情况(2)和(3)的任意组合,前提是所述突变序列具有与序列SEQ ID No:1相同的与所述D型多肽结合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配体,其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
5.一种编码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配体的多核苷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核苷酸,其中,所述多核苷酸的序列为SEQ ID No:3。
7.一种复合物,其由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D型多肽与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L型配体以摩尔比为1:1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物,其中,所述D型多肽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述L型配体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型多肽和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L型配体在建立生物信号传导模型中的用途。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D型多肽和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L型配体在定向降解靶蛋白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湖大学;清华大学,未经西湖大学;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546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