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33037.3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5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毕勤;刘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胜脉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 |
代理公司: | 江苏智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550 | 代理人: | 何源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高压 压力传感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贴装在不锈钢应变片(2)上的高压MEMS芯片(1),高压MEMS芯片(1)包括压敏电阻部(11)、金属连接部(12)、输入/输出引脚(13);输入/输出引脚(13)通过引线(4)与输入/输出端子(5)连接;
压敏电阻部(11)、金属连接部(12)、输入/输出引脚(13)从下到上均排布有第一介质层(102)、压敏电阻层(104)、第二介质层(105);
金属连接部(12)、输入/输出引脚(13)还包括设于第二介质层(105)上端的金属层(106),金属层(106)通过第二介质层(105)设有的引线孔与压敏电阻层(104)连接。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准备两张晶圆,分别为第一晶圆和第二晶圆;
S2、对第一晶圆进行热氧化处理,在其上端面制得第一介质层(102),其余部分作为基体硅(101);
S3、将第一晶圆具有第一介质层(102)的一面与第二晶圆进行硅硅键合;
S4、对键合后的硅片进行研磨、抛光,得到的硅片结构从下到上依次为基体硅(101)、第一介质层(102)、顶层硅(103);
S5、通过离子注入、退火将顶层硅(103)制成压敏电阻层(104);
S6、在压敏电阻层(104)上端制得第二介质层(105);
S7、通过干法刻蚀在第二介质层(105)上制得引线孔;
S8、在第二介质层(105)上端制得金属层(106),并令金属层(106)覆盖引线孔后,与压敏电阻层(104)连接;
S9、在制得的晶圆正面进行干法刻蚀,并刻蚀至基体硅(101)上端;
S10、在制得的晶圆正面填充保护介质(107);
S11、将制得的晶圆浸泡在刻蚀液中,对基体硅(101)进行刻蚀;
S12、去除保护介质(107),制得高压MEMS芯片(1);
S13、将高压MEMS芯片(1)贴装在不锈钢应变片(2)上;
S14、将高压MEMS芯片(1)上的输入/输出引脚(13)通过引线(4)与输入/输出端子(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晶圆的电阻率为10-20Ω·cm,掺杂类型为p型掺杂,杂质离子为硼离子,晶圆的晶面为(110);晶圆的抛光类型为双面抛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第一介质层(102)为二氧化硅层,厚度为400纳米-2微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通过机械研磨、化学机械研磨CMP对键合后的硅片进行研磨、抛光;研磨后基体硅(101)的厚度为390-410微米、第一介质层(102)的厚度为400-600纳米、顶层硅(103)的厚度为6-8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压敏电阻层(104)掺杂的类型为p型掺杂,杂质离子为硼离子;压敏电阻层(104)的方阻为300±30KΩ/Sq。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6中,第二介质层(105)为氧化硅和氮化硅;氧化硅厚度为400-1000纳米,氮化硅厚度为300-800纳米;氧化硅通过TEOS沉积制备,氮化硅通过LPCVD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8中,金属层(106)为铝或金或铂;金属层(106)厚度为1-2微米;金属层(106)通过PVD或磁控溅射制备。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0中保护介质(107)为可挥发性蜡质材料;S12中,通过加热去除保护介质(107)。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高压压力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S13中,贴装材料(3)为玻璃粉、玻璃浆料;贴装工艺为烧结;S14中,引线(4)为金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胜脉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胜脉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3303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池簇并列投切方法
- 下一篇: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