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空气泵支架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022505.7 | 申请日: | 2023-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7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石路;刘国平;罗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G06F11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王春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气泵 支架 设计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气泵支架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建立车辆的初始空气泵支架模型;以空气泵支架的模态频率和安装点动刚度为优化约束条件,对初始空气泵支架模型进行形貌优化,以确定第一空气泵支架模型;对第一空气泵支架模型进行原点传递函数分析,以根据原点传递函数分析结果调整第一空气泵支架模型的结构参数,确定第二空气泵支架模型;根据第二空气泵支架模型,确定车辆的空气泵支架的结构参数。基于该方法对空气泵支架进行设计,能够保证空气泵支架具备良好的模态性能和抗变形能力,降低空气泵支架在外界激励下产生共振的可能性,便于在实际应用中利用空气泵支架连接空气泵与车体结构,降低由空气泵运行引起的振动和噪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的空气泵支架设计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为追求更佳的舒适性更优秀的底盘调节能力,空气悬架在车辆上的应用逐渐增多。然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现,一些车辆在采用空气悬架后,由于空气悬架系统的空气泵通常直接连接于车体,从而空气泵运行时会产生对车体的振动激励,引起车体振动并产生噪声,对驾驶员和乘客的振动噪声感知带来了负面影响,造成车辆的用户使用体验不良,且不利于车辆的NVH(Noise、Vibration、Harshness;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水平的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气泵支架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的空气泵支架设计装置。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辆的空气泵支架设计方法,包括:
建立车辆的初始空气泵支架模型,初始空气泵支架模型为板状结构模型;
以空气泵支架的模态频率和安装点动刚度为优化约束条件,对初始空气泵支架模型进行形貌优化,以确定第一空气泵支架模型;
对第一空气泵支架模型进行原点传递函数分析,以根据原点传递函数分析结果调整第一空气泵支架模型的结构参数,确定第二空气泵支架模型;
根据第二空气泵支架模型,确定车辆的空气泵支架的结构参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以空气泵支架的模态频率和安装点动刚度为优化约束条件,对初始空气泵支架模型进行形貌优化,以确定第一空气泵支架模型,包括:
确定空气泵支架的模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为第一优化约束条件;
确定空气泵支架的安装点动刚度大于预设动刚度阈值为第二优化约束条件;
确定空气泵支架的质量最小化为优化目标;
根据第一优化约束条件、第二优化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对初始空气泵支架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第一空气泵支架模型。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优化约束条件、第二优化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对初始空气泵支架模型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第一空气泵支架模型,包括:
根据第一优化约束条件、第二优化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对初始空气泵支架模型的板件厚度和起筋参数进行优化;
根据优化结果,确定空气泵支架优化模型;
对空气泵支架优化模型进行模态验证和安装点动刚度验证;
在空气泵支架优化模型的模态频率大于预设频率阈值且空气泵支架优化模型的安装点动刚度大于预设动刚度阈值的情况下,对空气泵支架优化模型进行倒圆角操作,以确定第一空气泵支架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225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