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有效
申请号: | 202310001437.6 | 申请日: | 2023-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7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郭臣;郭启;刘尚高;唐斌;杨思田;陈满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华邦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7/00 | 分类号: | B62D37/00;B62D6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聚势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30 | 代理人: | 张晓俊 |
地址: | 221300 江苏省徐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安全 挂车 | ||
本发明涉及挂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包括载物板,以及载物板下方设置的若干个滚轮,载物板的两侧表面均匀对称开设有若干个退位槽,退位槽的内侧嵌合设置有可沿其槽走向位移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底端设置有同步组件,位于载物板上同侧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滑块均通过同步组件同步位移,第一滑块的顶端嵌合设置有托举板;本技术方案中的挂车两侧嵌合设有第一滑块,调节丝杠在运行过程中驱动同步板运行,同步的调整各个第一滑块的位置,第一滑块底端的伸缩杆运行时调整伸缩柱高度,进而同步的调整托举板的倾角与高度,通过托举板与承载板可对载物板上设置的待输送材料进行托举,进一步的提升待运输材料过弯时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挂车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
背景技术
挂车是指由汽车牵引而本身无动力驱动装置的车辆,普通的挂车在运输大规格的卷材或者管材时,则需要使得待输送材料的轴向沿着挂车轴向同步设置,而车辆在行驶至转弯处时,当挂车前端与后端夹角过大时,且在车辆离心力作用下,待输送材料很容易在车上滚动甚至从车上脱落坠下,造成运输事故,易对司机、附近行人造成人身安全对周围车辆、路面易造成损失。
针对目前的挂车在输送大规格的管状材料时所暴露的问题,有必要对挂车进行结构上的改进与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有效的提升运输稳定性,避免车辆在转弯时待运输材料从车辆上脱落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包括载物板,以及载物板下方设置的若干个滚轮,所述载物板的两侧表面均匀对称开设有若干个退位槽,所述退位槽的内侧嵌合设置有可沿其槽走向位移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底端设置有同步组件,位于所述载物板上同侧设置的若干个第一滑块均通过同步组件同步位移,所述第一滑块的顶端嵌合设置有托举板,所述退位槽的内壁沿着槽走向开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托举板上靠近载物板中心线的一端嵌合设置有限位转轴,所述限位转轴的两端嵌合在第二导向槽内部并便于托举板偏转,所述第一滑块的底面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输出轴上连接设有贯穿第一滑块的伸缩柱,所述伸缩柱高度抬升时对托举板端部进行顶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优选技术方案,同步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载物板底面的两个同步板,每个所述同步板分别与各个第一滑块底端连接,进而带动各个所述第一滑块同步位移。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物板的底面设置有调节丝杠,所述调节丝杠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同步板螺纹旋合连接,所述载物板的底端还固定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驱动调节丝杠转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托举板的底端沿着退位槽的槽走向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侧面还开设有限位滑槽,位于所述伸缩柱的顶端延伸设置有延伸柱,所述延伸柱端部嵌合设置在限位滑槽内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退位槽的两侧沿着其槽走向开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外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延伸部,第一滑块通过延伸部嵌合在第一导向槽的内部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载物板的一端底面对称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中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载物板另一端底面与限位块的同轴向处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端部贯穿设置有用于使两段挂车相连接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远离载物板的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朝向连接块的一端对称设置有锁紧柱,所述限位块朝向载物板的侧壁开设有与锁紧柱相配合的锁紧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高稳定性安全挂车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柱远离限位板的一端外壁螺纹套设有锁紧螺栓,所述连接柱的外壁套设有压力弹簧,所述压力弹簧两端与锁紧螺栓以及连接块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华邦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华邦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0014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块化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进水装置与高速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