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包结构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223606425.6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06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飞;杨明;胡羽成;张秋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49;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4;H01M10/658;B60L50/64;B60L58/26;B60K1/04;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诺创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28 | 代理人: | 张伟杰;黄姝 |
地址: | 5108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结构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包结构,包括:电池壳体、冷板、上盖以及一个或多个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容置在电池壳体和上盖形成的容置腔内,冷板设置在电池模组与上盖之间,覆盖电池模组,至少在电池壳体外表面靠近车辆排气管的侧壁设置隔热垫。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壳体外表面靠近车辆排气管的侧壁设置隔热垫,减少了排气管对电池包热辐射影响,可以使电池包两侧的模组温度差异更小,避免电池系统的寿命恶化。排气管对冷板的热辐射较少,冷板的冷却能力可以更多地用于电池本身的散热,使电池处于更加适宜的温度区间,且系统的能耗更低。由于排气管对模组的热辐射较少,电池对制冷功率的需要会降低,系统能耗更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池包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的动力电池通常布置于车辆的底部,由于占用空间较大,使得其与排气管的距离较近,电池包附近的排气温度可达400℃~500℃,而电池的适宜工作温度在15~40℃之间,对温度非常敏感。因此,排气管的热量对电池的侵害严重影响电池的安全及寿命。由于排气管通常布置于电池的一侧,电池包靠近排气管的一侧受到排气管的热量影响较大,远离排气管的一侧则基本不受影响,导致电池包两侧的温度不均匀,两侧的电池有较大的温差,影响电池系统的性能及寿命。电池包受排气较大的热量辐射,增加了电池冷却系统的启动频率和能耗,影响空调舒适性和能耗。
为了减少排气管对电池包的热辐射,排气管与电池包之间通常需要预留较大的距离,弊端是,电池包的布置空间被压缩,降低了空间利用率。
为此,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在电池包1’与排气管2’间增加隔热罩3’。电池包1’内部,在电池包壳体11’内容置电池模组4’,在电池模组4’底部布置冷板5’,冷板5’通过导热胶6’固定在电池模板4’底部,通过冷板5’对电池模组4’进行冷却。
然而,现有技术的传热路径如图2所示,排气管2’的热量可以较快地传递到电池模组4’,导致电池温度偏高。同时,电池包温差较大,影响电池系统的性能、安全及寿命。另外,冷板5’受到排气管2’热量的影响较大,能耗高,同时降低了其对电池模组4’的冷却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电池包的冷却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池包结构及车辆。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壳体、冷板、上盖以及一个或多个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容置在所述电池壳体和所述上盖形成的容置腔内,所述冷板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上盖之间,覆盖所述电池模组,至少在所述电池壳体外表面靠近车辆排气管的侧壁设置隔热垫。
进一步地,所述冷板与所述上盖之间还设置有冷板隔热棉。
更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所述电池模组,所述冷板隔热棉设置在靠近所述车辆排气管区域的所述电池模组的投影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电池壳体的安装件连接,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安装件之间设置有模组垫片。
更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所述电池模组,靠近所述车辆排气管区域的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安装件之间设置有所述模组垫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件为凸台,所述电池模组与所述凸台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设置有模组隔热棉。
更进一步地,包括多个所述电池模组,靠近所述车辆排气管区域的所述电池模组的底部设置所述模组隔热棉。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电池包结构,所述电池包结构固定在所述车辆排气管侧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6064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