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用润滑油输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3323442.9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913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王章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智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6 | 代理人: | 李瑶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 器用 润滑油 输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速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减速器用润滑油输送结构,包括减速器外壳、油泵、油道和喷油环;所述油道设置在减速器外壳上,所述油泵安装在润滑油入口处,所述油道一端与油泵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喷油环连通,还包括设置在减速器外壳和定子之间环形冷却板,环形冷却板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冷却油槽;所述冷却油槽与油道连通,油道内的润滑油通过冷却油槽流经定子外表面,到达喷油环与减速器外壳之间形成的密闭腔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油道的基础上增加若干冷却油槽,增加了润滑油与电机定子的接触面积,使冷却更充分,解决了现有润滑油输送结构对电机定子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减速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器用润滑油输送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机与减速器做成一体的结构也越来越多,而电机定转子的冷却方式也逐渐地由冷却水直接冷却转变为润滑油冷却。
润滑油是通过润滑油输送结构至转子和定子处对其进行冷却,润滑油输送结构包括油泵、油道和喷油环,润滑油通过油泵吸入并通过油道将润滑油输送至喷油环,由喷油环上的喷射孔喷射实现对定子的冷却。其中,油道设置在减速器壳体上,油道由多个不同方向的管道连接而成,因此,减速器壳体上在相邻两个管道连接处形成壳体接合面。
现有的润滑油输送结构存在以下缺陷:
1)、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的冷却均是通过喷油环进行冷却,导致润滑油与定子的接触面积小,进而导致定子冷却效果差的问题;
2)、壳体接合面通过密封胶来防止油道中的油渗出,但是仍然不能杜绝了润滑油渗出壳体外,出现漏油的情况;
3)、油泵润滑油入口处经常出现空吸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器用润滑油输送结构,以解决现有润滑油输送结构对电机定子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减速器用润滑油输送结构,包括减速器外壳、油泵、油道和喷油环;所述油道设置在减速器外壳上,所述油泵安装在润滑油入口处,所述油道一端与油泵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喷油环连通,还包括设置在减速器外壳和定子之间环形冷却板,环形冷却板的内壁设置有若干冷却油槽;所述冷却油槽与油道连通,油道内的润滑油通过冷却油槽流经定子外表面,到达喷油环与减速器外壳之间形成的密闭腔里。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油道的基础上增加若干冷却油槽,润滑油通过油道进入冷却油槽,通过该冷却油槽流经定子外表面,到达喷油环与减速器外壳之间形成的密闭腔里,最后通过喷油环上的喷射孔喷射到定子上,完成整个定子的冷却。
即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油道的基础上增加若干冷却油槽,增加了润滑油与电机定子的接触面积,使冷却更充分,解决了现有润滑油输送结构对电机定子冷却效果较差的问题。
进一步地,若干冷却油槽均匀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环形冷却板上设置有用于连通若干冷却油槽的环形管道,所述环形管道与油道连接,用于将油道内的润滑油导入各个冷却油槽。
进一步地,环形冷却板的轴向两端沿着径向向内翻折形成环形挡板,所述环形挡板的内壁与喷油环外壁接触。
进一步地,油道由多个设置在减速器外壳上的管道连接而成。
进一步地,用于定子冷却的油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管道A、管道B、管道C、管道D、管道E、管道F、分油腔、管道G、管道H、管道I和管道J;其中,管道A与油泵出口连接,管道J与冷却油槽连接。
进一步地,管道E和管道F之间设置有换热器。
进一步地,分油腔的两端分别与管道G和管道K连接,流入管道G的润滑油用于定子冷却,流入管道K的润滑油用于转子冷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绵阳富临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33234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