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频电流局放传感器及电缆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2920905.3 | 申请日: | 2022-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86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育林;聂继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希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誉知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52 | 代理人: | 李杨 |
地址: | 201318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频 电流 传感器 电缆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缆领域,尤其是一种高频电流局放传感器及电缆支架,针对现有的电缆支架和电缆之间的固定方式相对复杂,不方便进行固定,以及在进行局部方便检测时,检测装置不方便进行安装、更换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所述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的下方设有第二双半圆合体外壳,且第二双半圆合体外壳和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通过铰链连接且第二卡接扣和第二卡接钩相互卡接配合,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电缆放置在承接条上,通过第一卡接扣和第一卡接钩的卡扣配合即可对电缆进行固定,同时将两个伸入杆穿入进卡接槽内,夹持槽对卡接头进行卡接,即可将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在夹持条的一侧进行固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频电流局放传感器及电缆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压电缆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电缆在放电、电磁力、热应力、湿热环境等都会对绝缘薄弱环节发生绝缘放电,为了对电缆进行保护需要使用到电流传感器,也称磁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电流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符合一定标准的电信号。
公告号为CN214900073U公开了一种内置高频局放传感器的高压电缆固定支架,包括上线夹、下线夹、高频局放传感器和采样接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线夹和下线夹上设置电缆固定孔实现电缆的固定,使电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位移的情况;在线缆固定孔内设置高频局放传感器,使上线夹与下线夹闭合时,高频局放传感器形成完整的高频电流测试回路,对电缆本体高频信号进行测试,并配合设置采样接口,测试结果传至采样接口进行采集,便于电缆运检人员对电缆本体进行带电检测。
以上所述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现有的电缆支架将电缆进行固定时,连接固定方式相对复杂,不方便将电缆和支架进行固定连接。
2.高频局放传感器在对电缆进行检测时,安装相对复杂,且不方便对高频局放传感器进行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频电流局放传感器及电缆支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电缆支架和电缆之间的固定方式相对复杂,不方便进行固定,以及在进行局部方便检测时,检测装置不方便进行安装、更换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频电流局放传感器及电缆支架,包括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所述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的下方设有第二双半圆合体外壳,且第二双半圆合体外壳和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和第二双半圆合体外壳的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高频磁芯,所述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扣,所述第二双半圆合体外壳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卡接钩,且第二卡接扣和第二卡接钩相互卡接配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配合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一侧的两个伸入杆,所述伸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接头。
一种电缆支架,用于对电缆进行支撑固定并对上述的一种高频电流局放传感器进行固定,包括夹持条,所述夹持条一侧设有对电缆进行固定支撑的固定组件;
所述夹持条内设有对第一双半圆合体外壳进行卡接的卡接组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夹持条一侧的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定块,所述限定块和第一滑动块外壁滑动套设有滑动固定柱,所述滑动固定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条,且承接条位于夹持条的下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设于夹持条内的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二滑动块,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第二滑动块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内设有夹持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夹持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扣,所述承接条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卡接钩,且第一卡接扣和第一卡接钩卡接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希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希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9209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