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功用叉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222551040.8 | 申请日: | 2022-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8371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泽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万动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075;B66F9/12;B66F9/2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创思远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78 | 代理人: | 徐铭煌 |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高新区靖圆片区草坂路与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用 叉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装卸车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双功用叉车,包括叉车本体,还包括支撑架和两组夹持单元,所述支撑架设于叉车本体的升降架上,两组夹持单元分别设于支撑架两侧上且两组夹持单元分别位于两个L型货叉上方,两组夹持单元均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夹臂,两组夹持单元的夹臂分别横设于两个L型货叉上方,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端上下升降带动夹臂一端上下升降,第二驱动机构铰接设于支撑架中部且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夹臂远离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上面相铰接,第二驱动机构输出端带动夹臂远离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上下升降。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钢管夹叉车使用受限、无法对不同货物共用运输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货物运输装卸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功用叉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物流及人工成本逐渐升高,因此管道输送业正在迅速崛起。这类管道重量重、直接大、长度长等特性所以物流搬运及安装的难度非常大。现在市面上的搬运方式多为吊装方式,效率低,安全性低,由于吊装的稳定性低容易造成碰撞造成财产损失。现有的建筑工地大量使用标准管件,促进了管件租赁业务的迅猛发展,然而在运输钢管时,由于钢管表面过于圆滑导致在运输过程中钢管容易侧翻或者是滑落,而竖直运输钢管时会导致钢管有倾倒的风险,同时钢管过高而不方便运输,采用人工或手推车搬运的作业方式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费时又费力、还存在安全隐患,为此虽有开发出用于钢管运输的叉车,如中国专利文献: CN201510119670.X 重力式钢管夹叉车及其钢管夹持机构以及夹叉钢管方法、CN201520154925.1 重力式钢管夹叉车及其钢管夹持机构,但是其只能用于钢管的运输而叉车基本的装卸箱体等其他货物无法运输使用不便,应用范围受限。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合理稳固、搬运管道稳定、使用安全方便、搬运效率高、既可作为正常叉车应用又可夹持钢管运输的双功用叉车。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双功用叉车,包括叉车本体,所述叉车本体的前部设有升降架且升降架上连接有两个L型货叉,还包括支撑架和两组夹持单元,所述支撑架设于叉车本体的升降架上,两组夹持单元分别设于支撑架两侧上且两组夹持单元分别位于两个L型货叉上方,两组夹持单元均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夹臂,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为气缸或油缸,两组夹持单元的夹臂分别横设于两个L型货叉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竖直设于支撑架上部且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夹臂一端上面相铰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端上下升降带动夹臂一端上下升降,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铰接设于支撑架中部且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夹臂远离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上面相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输出端带动夹臂远离第一驱动机构的另一端上下升降。
进一步的,两组夹持单元均还包括滑座,两组夹持单元的滑座分别可上下滑动地设于支撑架两侧上,所述夹臂与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端相铰接的一端端部与滑座相铰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夹臂与第一驱动机构输出端相铰接的一端端部与滑座下部相铰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滑座上部一侧相铰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提升带动夹臂上升且第二驱动机构输出端顶出使夹臂与滑座铰接的一端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5°-15°,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下压带动夹臂下降且第二驱动机构的输出端缩回带动夹臂上抬与使夹臂与第二驱动机构铰接的另一端与水平面所成夹角为85°-90°。
进一步的,所述夹臂下表面设有橡胶夹板。
进一步的,两个L型货叉的横向叉上表面为光滑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叉车本体的升降架的升降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万动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万动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5510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振钢管静压桩
- 下一篇:地下储罐自动供料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