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过道结构及平交道口有效
申请号: | 202222105800.2 | 申请日: | 2022-08-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22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涂勤明;张新亚;陈虹兵;乔春宇;马云杰;魏恕;邓彬;戴承欣;祝朋玮;钱鼎玮;周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62 | 分类号: | E01B9/62;E01B19/00;E01C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小雪 |
地址: | 51001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道 结构 平交道 | ||
1.一种平过道结构,包括浮置板道床(1)、用于支撑浮置板道床(1)的隔振器(2);所述浮置板道床(1)上固定设置有轨道(3),所述轨道(3)包括并排布置的两条钢轨(3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置板道床(1)的顶面还设有道口板层(4),所述道口板层(4)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钢轨(31)的钢轨槽(A),所述钢轨槽(A)内还设有分设在钢轨(31)两侧的弹性嵌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道口板层(4)包括三个混凝土道口板,相邻两个所述混凝土道口板之间形成所述钢轨槽(A),两条钢轨(31)分设在两个所述钢轨槽(A)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振器(2)固定设置在浮置板道床(1)内且其上下两端均贯穿至浮置板道床(1)外;
所述隔振器(2)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振器(2)排列形成两排,单排隔振器(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钢轨(31)的长度方向;
两排所述隔振器(2)分别对应两个所述钢轨槽(A)布置,钢轨槽(A)内的其中一个弹性嵌条(5)覆盖在隔振器(2)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道口板内配置有第一钢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置板道床(1)为混凝土材质,其与混凝土道口板之间通过第二钢筋结构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平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3)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浮置板道床(1)上的轨枕组;所述轨枕组为与钢轨(31)一一对应的两组且分别位于两个钢轨槽(A)内;单组轨枕组包括多个轨枕(32),所述钢轨(31)通过扣件(33)固定在轨枕(32)上;
单个隔振器(2)位于相邻两个轨枕(3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平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嵌条(5)的靠近钢轨(31)的一侧的下部设有避让扣件(33)的避让凹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轨(31)的顶面与所述弹性嵌条(5)的顶面平齐,所述弹性嵌条(5)的靠近钢轨(31)的一侧的上部设有避让车轮的避让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过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嵌条(5)的远离所述钢轨(31)的一侧的下部设有向内延伸的导向坡面,导向坡面延伸至所述弹性嵌条(5)的底部。
10.一种平交道口,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平过道结构;还包括混凝土基底(6),所述混凝土基底(6)上形成有容纳槽(B),所述平过道结构设置在所述容纳槽(B)内;
所述平过道结构在隔振器(2)的作用下与容纳槽(B)之间形成等宽间隙;所述平过道结构的顶面与混凝土基底(6)的顶面平齐且通过密封件(7)连接;
所述容纳槽(B)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平过道结构在开口处与浮置板道床段(8)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1058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废垃圾桶清洗自动输送定位装置
- 下一篇:氩弧焊自动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