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高度抗冲击能力的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2048263.2 | 申请日: | 2022-08-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026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英;曹泰铭;曹荃伦;曹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蕾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0 | 分类号: | C12M1/00;F16F15/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岚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4 | 代理人: | 左红文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高度 冲击 能力 固化 载体 微生物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高度抗冲击能力的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包括支撑座和发生器箱体,所述发生器箱体设置在支撑座表面,所述发生器箱体两侧壁靠近中间位置均安装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外部设置有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导向筒、弹簧座和防护杆,所述导向筒焊接在发生器箱体外壁,所述弹簧座一端插接在导向筒内部且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另一端与防护杆固定连接。当外界物体接触防撞组件的时候,防护杆受到冲击力作用,压缩导向筒内部的弹簧座对冲击力进行第一次减缓,防护杆接触夹座内部的中空T型橡胶垫,中空T型橡胶垫发生形变对冲击力进行再次减缓,双重防护,从而大大提高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的抗冲击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高度抗冲击能力的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在我国教科书中,将微生物划分为以下八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微生物的培养需要使用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由于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结构简单,其抗冲击性能差,受到冲击的时候,不能有效的减缓冲击力,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高度抗冲击能力的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度抗冲击能力的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高度抗冲击能力的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包括支撑座和发生器箱体,所述发生器箱体设置在支撑座表面,所述发生器箱体两侧壁靠近中间位置均安装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外部设置有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导向筒、弹簧座和防护杆,所述导向筒焊接在发生器箱体外壁,所述弹簧座一端插接在导向筒内部且为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座另一端与防护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夹座和中空T型橡胶垫,所述中空T型橡胶垫插接在夹座的开口端位置,所述防护杆位于中空T型橡胶垫外部,当外界物体接触防撞组件的时候,防护杆受到冲击力作用,压缩导向筒内部的弹簧座对冲击力进行第一次减缓,防护杆接触夹座内部的中空T型橡胶垫,中空T型橡胶垫发生形变对冲击力进行再次减缓,双重防护,从而大大提高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的抗冲击能力。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下表面中间位置焊接配重槽,所述配重槽两端均呈开放式设置,根据使用的需要,在配重槽内部添加配重物品,从而有效的提高支撑座的稳定性,在受到冲击的时候,不容易晃动。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两端面位置均粘接有警示贴,警示贴具有很好的警示效果,提醒人员和障碍物靠近及发生撞击,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底端对称焊接支腿,所述支腿端面凸出于支撑座,且支腿的凸出端安装自吸组件,通过支腿向支撑座提供支撑力。
优选的,所述自吸组件包括垫板、压杆和硅胶吸盘,所述垫板与支腿固定连接且呈垂直设置,所述压杆贯穿垫板且为滑动连接,所述硅胶吸盘固定连接在压杆底端,相对垫板向下推动压杆,压杆底部的硅胶吸盘吸附在支撑面上,提高支撑座的稳定性,在受到冲击的时候,不容易晃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发生器箱体两侧壁靠近中间位置均安装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外部设置有防撞组件,当外界物体接触防撞组件的时候,防护杆受到冲击力作用,压缩导向筒内部的弹簧座对冲击力进行第一次减缓,防护杆接触夹座内部的中空T型橡胶垫,中空T型橡胶垫发生形变对冲击力进行再次减缓,双重防护,从而大大提高固化载体微生物发生器的抗冲击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蕾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蕾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2048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