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翼身融合三旋翼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92414.2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96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袁锦程;刘曜熙;朱延平;郑镇宏;凌燕;朱子庆;周佳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28 | 分类号: | B64C27/28;B64C5/02;B64C3/18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19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三旋翼 无人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身融合三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无人机本体上设置有包括翼身融合机身机构、碳纤维连接骨架、电子调速器和双尾撑式尾翼,翼身融合机身机构两侧设置有固定翼,碳纤维连接骨架包括底部纤维板、边缘纤维骨架和中部纤维骨架,翼身融合机身机构两侧的边缘纤维骨架的前端上设置有前旋翼螺旋桨,边缘纤维骨架的后端通过固定件与双尾撑式尾翼连接,中部骨架上设置后旋翼螺旋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翼身融合机身机构,减少飞行时阻力,并且通过边缘纤维骨架上的前旋翼螺旋桨和中部纤维骨架上的后旋翼螺旋桨的差速实现俯仰力矩控制,提升起降时飞机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翼身融合三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目前固定翼飞机载重大航程远但对起降场地要求较高,多旋翼无人机可以实现垂直起降,与空中悬停使用场景灵活多样,但载重小,航程近,抗风能力差。倾转旋翼无人机则兼具固定翼、多旋翼无人机优点。但二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时俯仰力矩无法控制,抗风能力较弱;四轴倾转旋翼无人机旋翼数量过多倾转机构质量大,综合能耗高,同时传统三轴倾转旋翼无人机后部旋翼仅在垂直起降时使用,造成动力系统冗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翼身融合三旋翼无人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翼身融合三旋翼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上设置有包括翼身融合机身机构、碳纤维连接骨架、电子调速器和双尾撑式尾翼,所述翼身融合机身机构两侧设置有固定翼,所述翼身融合机身机构包括平凸型的机翼和翼身,所述翼身后端采取楔型设计,所述机翼包含肋、梁、副梁和副翼,所述肋、梁的相交处均通过榫卯结构固定,所述碳纤维连接骨架包括底部纤维板、边缘纤维骨架和中部纤维骨架,所述边缘纤维骨架设置在所述翼身融合机身机构两侧,所述中部纤维骨架设置在所述翼身融合机身机构上,所述翼身融合机身机构两侧的所述边缘纤维骨架的前端上设置有前旋翼螺旋桨,所述边缘纤维骨架的后端通过固定件与所述双尾撑式尾翼连接,所述中部骨架上设置后旋翼螺旋桨,所述边缘纤维骨架、前旋翼螺旋桨均关于所述翼身融合机身机构对称。
优选的,所述无人机本体顶部设置有蒙皮。
优选的,两侧的所述边缘纤维骨架上均设置有前置电机,所述前置电机与所述前旋翼螺旋桨连接,所述中部纤维骨架上设置有后置电机,所述后置电机与所述后旋翼螺旋桨连接,所述前置电机和后置电机均与所述电子调速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翼身融合机身机构的前段设置有设备舱,所述设备舱内存放有电源模块和飞控模块。
优选的,所述碳纤维连接骨架的前五分之一处与前三分之二处均设置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起落架和固定连接件,所述起落架通过所述固定连接件与所述无人机本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翼和前旋翼螺旋桨、后旋翼螺旋桨结合的方式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动力切换,能够避免过于无人机本体的的动力冗杂、闲置、无端增加负重等诸多缺点,而且使得本实用新型既拥有直升机垂直起降和空中悬停的独特能力,又拥有固定翼无人机高速巡航飞行的能力,航程比多旋翼无人机更远、航速更高,前旋翼螺旋桨、后旋翼螺旋桨结合的形式能够解决无人机转向问题、垂直起降时俯仰力矩问题和无人机反扭问题。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翼身融合机身机构,减少飞行时阻力,并且通过边缘纤维骨架上的前旋翼螺旋桨和中部纤维骨架上的后旋翼螺旋桨的差速实现俯仰力矩控制,提升起降时飞机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中无人机本体的尾部采用了双尾撑式尾翼,对尾部进行气动布局设计,气动优化,为使得后倾转机构有足够空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924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梯龙门架下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钢筋混凝土女儿墙与钢结构主体连接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