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圆形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02340.9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57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索旭东;赵联彬;李冀川;廖子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L9/20 | 分类号: | A61L9/20;A61L2/10;A61L2/26 |
代理公司: | 深圳叁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4 | 代理人: | 宋鹏飞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圆形 消毒 机器人 紫外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圆形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灯结构,包括圆柱形壳体,壳体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板和外壳,支撑框架上端的材料密度小于下端的材料密度,支撑板四周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支撑框架的固定孔,外壳围绕支撑板设置且与支撑板边缘固定连接,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第一供电底座和第二供电底座,外壳的外侧设有若干紫外灯管。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该圆形消毒机器人上端采用材料密度小的支撑框架可有效降低重心,同时碳纤维材质的支撑板既可保证该紫外灯结构拥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又可减少该紫外灯结构的重量。因此该圆形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灯结构可有效提高消毒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外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圆形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灯结构。
背景技术
在医院、办公楼和商场等人流量较多的公共场所,大部分病毒、细菌扩散在空气或微小的尘粉中随着空气流动进行传播,因此消毒防护工作不容忽视。必须定时对这些区域进行消毒杀菌工作,避免细菌滋生导致疾病的传播。目前运用最多的紫外线消毒方法有两种:1、推车消毒法,将紫外线灯管安装在可移动的推车上,通过推车移动紫外线灯管以对不同的地点进行针对性的消毒。2、自动导航机器人消毒法,将紫外线灯管安装在可自动导航的机器人底盘上,通过机器人自动导航对预先设置的地点进行自动消毒。
公开号为CN2141295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紫外灯消毒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机体,机体包括驱动装置和消毒装置,驱动装置设置于机器人机体的下端;消毒装置设置于机器人机体的上端,消毒装置包括:端盖、固定结构和紫外灯管,端盖设置于消毒装置的上端,其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人体红外感应器,人体红外感应器用于感应机体多个方向的人体活动;固定结构设置于端盖的下端,用于固定紫外灯管:紫外灯管一端与端盖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结构连接,多根紫外灯管照射多个方向;其中,人体红外感应器感应到人体活动,该方向上的紫外灯管暂停工作,有效提高紫外灯消毒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灯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灯管结构一方面质量较重无法使消毒机器人保持较低的重心;另一方面内部缺少支撑板无法提供足够的连接强度,影响消毒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因此目前需要一种用于圆形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灯结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圆形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灯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圆形消毒机器人的紫外灯结构,包括圆柱形壳体,壳体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板和外壳,支撑板四周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支撑框架的固定孔,外壳围绕支撑板设置且与支撑板边缘固定连接,壳体两端分别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第一供电底座和第二供电底座,外壳的外侧设有若干紫外灯管,紫外灯管一端与第一供电底座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供电底座连接。圆周分布的紫外灯管可更好的适配圆形机器人底盘且紫外光线散布均匀。
进一步的,外壳直径为350mm-400mm,外壳高度为600mm-700mm,紫外灯管数量为8,紫外灯管均匀设于外壳外侧使紫外光线散布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支撑板为碳纤维材质的支撑板。碳纤维材质的支撑板既可保证该紫外灯结构拥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又可减少该紫外灯结构的重量,提高消毒机器人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的,支撑板包括设于外壳内两端的第一支撑板和设于外壳内中间位置的第二支撑板。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板上方固定设有支撑框架下方设有与所述紫外灯管连接的镇流器。
进一步的,支撑框架由若干支撑横杆与支撑竖杆组成,支撑竖杆大小与固定孔直径对应,支撑框架通过支撑竖杆和固定孔与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支撑框架为铝质支撑框架。支撑框架位于该圆形消毒机器人的上端,因此质量较小的支撑框架可有效降低该圆形消毒机器人的重心,提高该圆形消毒机器人的行走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未经智能移动机器人(中山)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02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用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无积料的自清式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