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防撞梁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21607.1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05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韩佳;孙后青;李欣;葛磊;尚建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凌云汽车技术分公司;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B60R1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吕甜星 |
地址: | 2017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防撞梁 安装 结构 | ||
一种汽车防撞梁安装结构,包括防撞梁、车体纵梁、螺栓、加强套筒和焊接螺母;所述防撞梁为与车体前端外廓形状相匹配的弧形横梁,其横截面为空心型腔结构,防撞梁的两端通过螺栓与车体纵梁的前端面固定装配,在与车体纵梁前端面配合处的内、外侧弧面上均开设加强套筒装配孔;所述车体纵梁的前端面内侧壁上预焊有焊接螺母;所述加强套筒两端分别嵌装在设置于防撞梁内、外侧弧面的加强套筒装配孔中;所述螺栓穿过加强套筒与焊接螺母装配。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增强了汽车防撞梁与纵梁连接处强度、避免了因防撞梁在连接处过早拉脱导致的改变碰撞力传递路径问题,达到了提高车体抗冲击能力、保证车辆安全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防撞梁,尤其是一种汽车防撞梁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防撞梁作为整车重要的安全部件,在车体发生碰撞时,可以有效吸收碰撞能量,降低撞击对车体的损坏程度,以保证乘客人身安全。
如附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汽车防撞梁1与车体纵梁3通过螺栓2连接,其装配结构为:螺栓2经过防撞梁1型腔外侧弧面上的螺栓穿过孔1-1,将防撞梁1型腔的内侧弧面与车体纵梁3端部直接螺接,这种安装结构需考虑螺栓2及拧紧扳手工具的操作空间,在防撞梁1型腔外侧弧面开设的螺栓穿过孔尺寸较大,由此大大削弱了防撞梁1此处的强度;此外,螺栓2为自攻螺纹连接方式,在发生车体高速碰撞时,极易引起连接处撕裂,导致防撞梁在连接处会过早拉脱,直接改变碰撞力的传递路径,降低防撞梁本体的吸能效果,对车体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梁安装结构,旨在通过设置贯通防撞梁型腔的加强套筒,以增强汽车防撞梁与车体纵梁连接处强度、避免因防撞梁在连接处过早拉脱导致的改变碰撞力传递路径问题,达到提高车体抗冲击能力、保证车辆安全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防撞梁安装结构,包括防撞梁、车体纵梁、螺栓、加强套筒和焊接螺母;所述防撞梁为与车体前端外廓形状相匹配的弧形横梁,其横截面为空心型腔结构,防撞梁的两端通过螺栓与车体纵梁的前端面固定装配,在与车体纵梁前端面配合处的内、外侧弧面上均开设加强套筒装配孔;所述车体纵梁的前端面内侧壁上预焊有焊接螺母;所述加强套筒两端分别嵌装在设置于防撞梁内、外侧弧面的加强套筒装配孔中;所述螺栓穿过加强套筒与焊接螺母装配。
上述汽车防撞梁安装结构,所述防撞梁内、外侧弧面上的加强套筒装配孔设有向外扩张的倒边结构,所述倒边结构尺寸为1.5~3mm x 45°。
上述汽车防撞梁安装结构,所述加强套筒两端设有与防撞梁内、外侧弧面上加强套筒装配孔倒边结构配合的折边定位结构。
上述汽车防撞梁安装结构,所述加强套筒中心轴线和焊接螺母中心轴线重合。
上述汽车防撞梁安装结构,在防撞梁的每一端设置至少四组螺栓和加强套筒,相应地在左右两侧车体纵梁前端内侧壁上预焊四组焊接螺母。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防撞梁安装结构,它设置了贯通防撞梁型腔的加强套筒,由此增强了汽车防撞梁与纵梁连接处的强度,可通过加强套筒两端的折边定位结构与防撞梁上加强套筒装配孔倒边配合的方式,避免了采用焊接固定方式导致的焊接应力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在车体纵梁前端面内壁上预焊焊接螺母的方式,使螺栓与焊接螺母配合实现汽车防撞梁与车体纵梁的可靠装配。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有效地增强了汽车防撞梁与纵梁连接处强度、避免了因防撞梁在连接处过早拉脱导致的改变碰撞力传递路径问题,达到了提高车体抗冲击能力、保证车辆安全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汽车防撞梁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汽车防撞梁与车体纵梁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防撞梁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凌云汽车技术分公司;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凌云汽车技术分公司;上海凌云工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16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开窗覆膜支架的鞘管及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上边梁传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