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无框车型的后门玻璃密封条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220131494.7 | 申请日: | 2022-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3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马硕;尹红蕊;闫欣;齐爱伟;于明星;石月;刘斌;孙圣杰;杨星;任城堡 | 申请(专利权)人: | 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0/77 | 分类号: | B60J10/77;B60J10/2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07255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型 后门 玻璃 密封条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无框车型的后门玻璃密封条及汽车,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无框车型的后门玻璃密封条,该后门玻璃密封条包括连接在后三角窗前端的密封条本体,密封条本体具有主体,以及与主体相连的密封泡管和第一密封唇边,主体的横截面呈“L”形,并具有对应于后门玻璃的端部布置的第一臂部,以及对应于后门玻璃的侧部布置的第二臂部,且密封泡管设置在第一臂部上,并能够与后门玻璃的端部抵接,第一密封唇边设置在第二臂部的端部,并能够与后门玻璃的侧部抵接。本实用新型的后门玻璃密封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汽车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无框车型的后门玻璃密封条,同时,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该用于无框车型的后门玻璃密封条的汽车。
背景技术
密封性是汽车整车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汽车密封条产品正是决定这一指标优劣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它被普遍应用于汽车前后风挡、车门、车窗、发起机舱、后备箱等车身部位,填补车身部件之间的间隙,具有减震、防水、防尘、隔音、装饰等功用,对司乘人员及整车起到维护作用。
汽车密封条产品的分类有多种方式,通常依照装置部位(部件)的称号、资料品种、复合资料数量、工作特性等要素来停止分类。其中依照装置部位(部件)的称号分类是最常用的方式,它包括发起机舱密封条、前后风窗密封条、车门框密封条、车门密封条、车门玻璃导槽密封条、车门下部防尘条、车门窗台内外密封条、侧窗密封条、天窗密封条、车顶盖密封条、后备箱(行李箱)密封条等。
无框车型由于没有窗框钣金,在车门关闭情况下仅靠车门玻璃与密封条压缩而形成密封。现有技术中,对应C柱区域设置的密封条,无框车型主要是通过大唇边与车门玻璃进行干涉密封,但是这种设计在结构上及密封性能上还存在不足,不能保证整车的密封性和外观精致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用于无框车型的后门玻璃密封条,以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无框车型的后门玻璃密封条,所述后门玻璃密封条包括连接在后三角窗前端的密封条本体,所述密封条本体具有主体,以及与所述主体相连的密封泡管和第一密封唇边;
所述主体的横截面呈“L”形,并具有对应于后门玻璃的端部布置的第一臂部,以及对应于所述后门玻璃的侧部布置的第二臂部,且所述密封泡管设置在所述第一臂部上,并能够与所述后门玻璃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密封唇边设置在所述第二臂部的端部,并能够与所述后门玻璃的侧部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条本体还具有与所述主体相连的第二密封唇边,所述第二密封唇边设置在所述第一臂部上,且所述第二密封唇边抵接在所述后三角窗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泡管和所述后门玻璃端部抵接时的干涉量在3mm~5mm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唇边和所述后门玻璃侧部抵接时的干涉量≥2.5mm。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泡管具有折弯部位,所述折弯部位靠近所述密封泡管的与所述主体相连的一端,且所述密封泡管的内壁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唇边的一侧设有凹口,所述第一密封唇边和所述后门玻璃的侧部抵接时,所述凹口引导所述第一密封唇边向所述密封泡管一侧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后三角窗的角窗框架上设有钣金连接件,所述主体上设有夹持槽,所述钣金连接件的一端卡置在所述夹持槽内,且所述主体内设有围绕所述夹持槽设置的骨架。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槽内的一侧内壁上设有若干夹持唇边,相对于各所述夹持唇边,在所述夹持槽内的另一侧内壁上设有若干抵接凸起,所述夹持唇边和所述抵接凸起均抵接在所述钣金连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唇边的与所述夹持槽内壁相连的一端的截面宽度,小于所述夹持唇边与所述钣金连接件抵接的一端的截面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诺博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131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