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车定位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40350.2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3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勇;徐洪;吴开雄;钟伟;卿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赛迪奇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6K17/00;C10B4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钟扬飞 |
地址: | 40004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定位 系统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机车定位系统、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系统包括:码牌、信息采集装置和控制模块;码牌的编号编码孔配置为表示目标设备的编号信息且设置在码牌的第一方向的侧端位置,码牌的定位编码孔配置为表示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且在码牌的第一方向上连续设置;信息采集装置设置在待定位机车上,用于扫描码牌以获取扫描数据,并向控制模块发送扫描数据;控制模块用于对扫描数据进行解析,获得编号信息和位置信息,并根据编号信息和位置信息对待定位机车定位。本申请通过将编号编码孔设置在码牌的侧端,信息采集装置在刚扫描码牌时就可以先确定出码牌对应的焦炉,相比于码牌全部扫描完再确定焦炉的方式提高了定位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焦煤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车定位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焦炭生产作业中,焦炉与移动机车之间需要精确对位,目前常用于焦炉移动机车作业自动化过程中的定位检测技术主要有:感应无线技术、射频卡技术、激光码牌系统等。其中,激光码牌系统相对于感应无线、射频卡等技术相比具有更加易于安装维护、更加稳定可靠的特点,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现有的焦炉机车激光码牌对位系统在定位时,需要一次性将码牌上所有炉号编码孔扫描完才能实现解码定位,而一个码牌只代表一个点的位置信息,所以只知道码牌所在范围的唯一一点位置,而不知道码牌所在范围内的连续精确位置。只知道码牌所在范围的唯一一点位置,不利于机车对位停车的控制,当检测到焦炉位置时,再控制停车,则非常容易错过设置的机车对位位置,需多次来回定位,机车才能实现成功对位,机车对位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定位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对提高机车定位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车定位系统,包括:码牌、信息采集装置和控制模块;所述码牌配置有编号编码孔和定位编码孔,所述编号编码孔配置为表示目标设备的编号信息且设置在所述码牌的第一方向的侧端位置,所述定位编码孔配置为表示所述目标设备的位置信息且在所述码牌的第一方向上连续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待定位机车运动方向;所述信息采集装置设置在所述待定位机车上,用于扫描所述码牌以获取扫描数据,并向所述控制模块发送所述扫描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扫描数据进行解析,获得所述编号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编号信息和所述位置信息对所述待定位机车定位,其中,所述编号信息通过编号编码孔的开孔信息确定,所述位置信息通过所述定位编码孔的开孔信息确定。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将标号编码孔设置在码牌的待定位机车运动方向的侧端,以在待定位机车刚经过该码牌时能够先确定该码牌对应的目标设备的编号,以确定出目标设备,后再根据定位编码孔确定具体位置,不需要再通过将码牌整体扫描完后再确定目标设备,也不需要再来回定位,提高了定位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编码孔呈一个阶梯状分布在所述码牌的第一方向的中间位置;第二方向上的相邻所述定位编码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重叠,且重叠宽度为所述定位编码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待定位机车高度所在方向;其中,第一定位编码孔大小相同,第二定位编码孔大小相同,所述定位编码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为所述第二定位编码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宽度的一半,所述第一定位编码孔为第一个所述定位编码孔和最后一个所述定位编码孔,所述第二定位编码孔为除所述第一定位编码孔之外的定位编码孔。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设置相邻定位编码孔重叠一半,在信息采集装置采集定位编码孔的信息时,需要同时采集到相邻两个定位编码孔时,才能确定该信息采集装置没有发生抖动等情况。即可以通过两个相邻定位编码孔进行相互校验,保证该信息采集装置是在正常情况下进行的信息采集,提高了位置信息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赛迪奇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赛迪奇智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403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脸关键点检测的方法、人脸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室内冲浪划船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