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商用车轮间差速器焊接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4129.X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5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郑晓娟;雷鸣亚;杨廷旭;杨倩倩;董书志;何志伟;曹庆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21 | 分类号: | B23K26/21;B23K26/60;B23K37/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商用 车轮 差速器 焊接 制造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商用车轮间差速器焊接制造工艺,涉及汽车技术领域,采用的方案是:S1、激光清洗;S2、伺服压装;S3、端跳检测;S4、焊前预热;S5、视觉检测;S6、激光焊接;S7、焊缝清渣;S8、自然空冷;S9、端跳检测;S10、超声波探伤。本发明带来的效果是:可降低焊接前工件坡口加工精度及装配间隙允差要求,实现两种难容材料的焊接,焊缝成形更美观、质量更稳定、强度更高,且可实现自动化焊接,焊接效率可显著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商用车轮间差速器焊接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汽车主减速器总成的重要构成部分,主要由差速器壳和从动锥齿轮及一些轴承行星齿轮组装而成。主流差速器壳和从动锥齿轮间通过螺栓连接,加工工序多,质量较大,螺栓头露出从动锥齿背部平面形成一定凸起,在车辆高速运转过程中容易在凸起部位甩动主减齿轮润滑油,增加转动阻力,造成发动机油耗上升、主减速器润滑油温较快上升、主减传动系统效率降低。应用激光焊接差速器盖、差速器壳和从动锥齿轮,取消了连接螺栓,省去了零件螺纹孔加工和螺栓装配,减薄减重了差速器盖、差速器壳及从动齿轮较厚部位。
现有焊接技术如申请号为20181029564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差速器总成的焊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好可相互匹配的差速器壳体和差速器齿轮,(2)激光清洗,(3)压装;(4)焊丝填充、激光点焊,(5)圈焊,(6)清理焊缝,(7)超声波探伤(8)磨齿。虽然这种焊接工艺加工而成的差速器总成精度较高,但是,该工艺对工件焊接坡口精度要求高,工件装配间隙允差要求高,且激光焊接时无惰性气体保护,焊缝外观差,质量不稳定,强度低。这便是现有技术的现状。
因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现状,研发一种一体式商用车轮间差速器焊接制造工艺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并设计一种一体式商用车轮间差速器焊接制造工艺,能够降低焊接前工件坡口加工精度及装配间隙允差要求,实现两种难容材料的焊接,焊缝成形更美观、质量更稳定、强度更高,且可实现自动化焊接,焊接效率可显著提升。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体式商用车轮间差速器焊接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激光清洗:使用激光清洗机去除差速器壳、差速器盖和从动锥齿轮焊接部位表面的油污和磷化膜。激光清洗后,使用工业酒精将焊接部位擦拭干净,将焊接部位的油污、铁锈等杂质清洗干净,避免焊接出现爆孔、夹渣等缺陷。
S2、伺服压装:使用专用工装夹具进行装配,采用磁感应加热进行分总成热装,热装温度为60-80℃,压装力为8-12KN,优选为10KN,装配顺序为:加热齿轮→装入下差壳→压紧→加热下差壳→装入上差壳→压紧,装配完毕后使用塞尺测量工件装配后间隙,间隙允许在1mm以内。
S3、端跳检测:装配完毕后,将工件空冷至室温,再使用三坐标进行测量,以差速器盖圆柱面作为基准参考,测量从动锥齿轮的平面度和端面跳动。
S4、焊前预热:根据差速器及从动锥齿轮不同材料,确定预热控制温度;对焊接部位进行焊前预热,避免焊接产生裂纹。
S5、视觉检测:使用机器人视觉检查工件装配间隙,调整焊接时送丝速度。以确保满焊。
S6、激光焊接:摆动激光填丝焊设备进行Ar保护激光填丝焊接,采用光纤激光功率为3.5kw,采用高镍焊丝,焊丝型号为CMC-61N(φ1.0mm)焊丝,焊接QT600差速器盖和22CrMo差速器壳及被动锥齿轮两种难容材料的工件,机器人KUKA60RH将以4-5m/min的送丝速度及1.2m/min焊接速度在Ar气保护下将差速器壳5、差速器盖1和从动锥齿轮4的接触面采用圈焊的方式焊接差速器壳5、差速器盖1和从动锥齿轮4的所有接触面;焊接结束后,为保证焊接质量,需保温1h左右;
S7、焊缝清渣:使用刷子清理焊缝,清除焊缝周围的焊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41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低游离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