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轮轴超声波探伤的垂直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3831.4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8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颉进平;胡元杰;曹漾;闫云;谭兆海;刘桢榕;张汉武;刘晓霞;高成旺;成伟;杨亚楠;王岳;王伟;王晓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力加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嘉峪关车辆段 |
主分类号: | G01N29/265 | 分类号: | G01N29/265;G01N2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满靖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轮轴 超声波 探伤 垂直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轮轴超声波探伤的垂直检测设备,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经由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的顶端连接,滚珠丝杠的底端经由丝杠螺母与垂直探杆的顶端连接,垂直探杆的底端安装有径向探头,垂直探杆的两侧安装有滑块,滑块滑移安装在竖向直线导轨上。滚珠丝杠借由联轴器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带动垂直探杆及径向探头做升降运动。垂直探杆包括探杆体,探杆体的底端与过渡筒的顶端连接,过渡筒的底端经由滑筒与径向探头的顶端连接,探杆体、过渡筒内设有发讯器。本发明对轨道机车、车辆的轮轴可实现高效、无损的超声波探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检测设备,尤指一种用于对轨道机车、车辆的轮轴进行超声波探伤(B型扫描)的垂直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轮对、轮轴是轨道机车、车辆,包括铁路动车转向架的关键承载部件,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重要零件。轮对或轮轴若存在质量问题,不仅限制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还会给列车运行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进一步来说,在轮轴运行的过程中,它极易发生疲劳裂纹,而这种疲劳裂纹多发生在轮座镶入部位的一疲劳区域内,且完全是隐蔽的。如果一旦出现疲劳损伤并伴随扩展,则会导致断轴,从而造成列车脱轨,后果是严重的,因此,确保轮轴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为此,轨道机车、车辆在出厂前和运营过程中都应做到及时发现轮轴的疲劳裂纹,从而最大限度的探伤出缺陷,提高安全性。目前对轨道机车、车辆的轮轴仍大多沿用着人工超声波探伤的做法,此做法受个人技术水平、主观经验判断等因素的影响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易造成漏探、误探,探伤检测成本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轮轴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轮轴超声波探伤的垂直检测设备,其对轨道机车、车辆的轮轴可实现高效、无损的超声波探伤,保障了轮轴质量,适于推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轮轴超声波探伤的垂直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座,基座上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经由联轴器与滚珠丝杠的顶端连接,滚珠丝杠的底端经由丝杠螺母与垂直探杆的顶端连接,垂直探杆的底端安装有径向探头,垂直探杆的两侧安装有滑块,滑块可滑移地安装在基座上的竖向直线导轨上;滚珠丝杠借由联轴器在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从而在滑块沿竖向直线导轨滑动的导向作用下,滚珠丝杠带动垂直探杆及径向探头做升降运动;垂直探杆包括探杆体,探杆体的底端与过渡筒的顶端连接,过渡筒的底端经由滑筒与径向探头的顶端连接,探杆体、过渡筒内设有发讯器,其中:当径向探头未接触轮轴表面时,发讯器上的顶块抵靠在滑筒的顶端,发讯器上的触头与触板处于接触状态;当径向探头在垂直探杆的带动作用下下降接触轮轴表面后,滑筒在径向探头的抵顶作用下向上滑动并顶升发讯器上的顶块,使发讯器上的触头与触板从接触变为分离状态,从而实现径向探头已接触轮轴表面的信号反馈。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对轨道机车、车辆的轮轴可实现高效、无损的超声波探伤(B型扫描),可及时发现轮座镶入部位的疲劳裂纹,探伤自动化程度高,探伤结果准确、可靠,确保了轮轴质量,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垂直检测设备的组成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示意图。
图3是垂直探杆和径向探头的剖视示意图(径向探头局部剖视,触头与触板处于接触状态)。
图4是图3所示发讯器的放大示意图(触头与触板处于分离状态)。
图5是顶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径向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径向探头的使用说明示意图。
图8是径向探头的纵剖立体示意图。
图9是探头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探头罩未安装卡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力加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嘉峪关车辆段,未经北京博力加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嘉峪关车辆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38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