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编-解码器的路面裂纹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0351.4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91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颜成钢;陈雨中;杨浩男;张文豪;武松鹤;朱尊杰;高宇涵;孙垚棋;陈楚翘;王鸿奎;王廷宇;殷海兵;张继勇;李宗鹏;赵治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电(丽水)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9/00;G06V10/74;G06V10/774;G06V10/80;G06V10/82;G06N3/0455;G06N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23010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南明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解码器 路面 裂纹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编‑解码器的路面裂纹检测方法,通过构建一种新的端到端编码器解码器残差网络,能有效地检测枕层的裂纹。通过结合深度监督机制和融合损失,模型能够捕捉到精细的细节,使网络更容易被优化。该模型可以直接输出高质量的显著性图,几乎接近于相应的地面真实值。所得到的显著性映射均匀地突出了边界清晰的缺陷对象,同时有效地过滤掉了背景噪声。本发明模型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且不需要任何后处理,并且在单个GPU上的实时速度较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显著性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编-解码器的路面裂纹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的公路网络是全球最大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公路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路网覆盖了全国各地,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公路网络也得到了进一步扩展和改善。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大量的高速公路,这些公路的路面质量和设施设备也有所提高。此外,中国还加强了对公路建设的监管,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路面裂纹是道路表面常见的一种缺陷,通常由于道路材料老化、气候变化、车辆超载或建设质量问题等原因而产生。路面裂纹不仅破坏了道路的视觉效果,而且还会对道路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一方面,路面裂纹会使道路表面变得不平整,造成车辆操控困难,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特别是在潮湿的气候下,路面裂纹的水汇聚会使车辆易滑,对行车安全造成更大威胁。
另一方面,路面裂纹还会加速道路材料的老化和破坏,导致道路结构受损,需要进行修补或更新。这不仅增加了维护和修建道路的成本,而且也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
因此,及时检测和修补路面裂纹对于维护道路安全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发现道路出现裂纹,应及时进行修补,以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常用的路面裂纹检测方法有以下几种:
人工检测法:通过人员在现场巡查,手动记录道路表面的裂纹情况,并判断裂纹的类型、位置、长度等信息。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效率低下,难以对道路上的所有裂纹进行全面检测。
摄像机检测法: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摄像机或无人机,对道路表面进行拍摄,并使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识别裂纹。这种方法能够快速检测出道路表面的裂纹情况,但需要一定的设备投入和技术难度。
激光扫描法: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激光扫描仪,对道路表面进行扫描,并使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识别裂纹。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道路表面的裂纹情况,但需要一定的设备投入和技术难度。
机器学习法:通过人工收集大量道路表面的裂纹图像数据,使用机器学习技术训练模型,实现对道路表面裂纹的自动识别。这种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道路表面的裂纹情况,并且不需要特殊设备,可以使用普通的摄像机或手机进行拍摄。
与传统的人工检测相比,自动表面缺陷检测具有高精度、效率高的优点,是降低人工成本的有效方法。由于路网行驶里程的快速增长,路面裂缝自动检测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路面裂缝检测系统通常包括非裂纹图像的去除和裂缝的定量检测。
深度必然会导致更好的检测精度。实验证明,选择合适深度的网络体系结构可以保证检测精度,提高检测速度。虽然在基于DCNN的裂纹检测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如何获得更详细的裂纹特征仍有待探索。在道路裂缝的检测中,存在裂缝较小、图片噪声多、边界不清楚、区域信息不完整等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编-解码器的路面裂纹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端到端编码器-解码器残差网络,用于缺陷对象的显著性检测。交替利用设计的多层级通道加权融合模块和残差优化模块,从编码的多层语义特征中逐步恢复预测的空间显著性值,促进检测完整的缺陷对象,抑制非显著性背景。与现有的显著性检测方法相比,本发明能够准确地分割边界明确的完整缺陷对象,并有效地过滤出无关的背景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电(丽水)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电(丽水)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03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