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3221.2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99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任吉秋;陈旭;郭云波;刘广才;王得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鑫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1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悦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4 | 代理人: | 司丽春 |
| 地址: | 15009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通道 组合 反应器 及其 应用 | ||
1.一种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包括反应室(3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反应室内部的:
微通道反应器系统,其包括微通道腔体(34)和设置在所述微通道腔体(34)内的多个微通道反应器,所述多个微通道反应器均采用有机玻璃材质制备,其中位于一端部的微通道反应器与进料管(35)连通、位于另一端部的微通道反应器与出料管(36)连通,相邻的微通道反应器之间通过反应器链接管(21)连通;
气体循环系统,其包括循环送风机(12)、循环进风机(24)和气体源(28),所述微通道腔体一侧通过循环送风机(12)与所述气体源(28)连通、另一侧通过循环进风机(24)与所述气体源(28)连通;
温控循环系统,其包括温控循环泵(32),每一所述微通道反应器一端与所述温控循环泵(32)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温控循环泵(32)的进口连通;以及
微波发生器系统,其包括设置于所述微通道腔体(34)四周的多个微波发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系统还包括反应器安装支架(20),每一微通道反应器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反应器安装支架(20)相对的内壁上,所述反应器安装支架(20)为非金属的框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的两端分别通过反应器定位背板(18)固定于所述反应器安装支架(20)上,再采用链接密封环(19)和万向卡环密封接头密封固定于反应器定位背板(20)外侧,所述反应器定位背板(20)、链接密封环(19)和万向卡环密封接头均采用非金属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微通道反应器与所述温控循环泵(32)的出口和进口连通的管道上位于所述微通道腔体(34)外侧壁处分别设置控温循环液进口测温点(14)和控温循环液出口测温点(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反应器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多个微波发生器连通的微波电压调控器(10)、微波电压指示标(11)和微波控制开关(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案:
方案一:所述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还包括设置在反应室(33)外侧壁的安全泄爆阀(16);
方案二:所述进料管(35)上设置有进料计量泵(26)和进料管控制压力表(25),所述出料管(36)上设置有出料压力控制阀(27);
方案三:所述气体源(28)设置有含进气阀(29)的进气管、含循环控制阀(31)的出气分支管和与大气连通的气源泄爆阀(30);
方案四:所述气体源(28)为氮气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方案:
方案一:所述温控循环泵(32)的温度控制范围在-40~200℃;
方案二:所述微波发生器的控制电压为2-12V;
方案三:所述链接密封环(19)的密封压力要求超过20kg/cm2,工作压力要求10-15kg/cm2。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方案:
方案一:所述反应器安装支架(20)、所述链接密封环(19)、所述万向卡环密封接头的材质包括如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缩醛、变性聚苯醚、聚酯、聚苯硫醚、聚芳基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硫醚、聚芳砜、聚醚醚酮、聚乙烯醇、铁氟龙、聚乙烯、聚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邻苯二甲酰胺和涤纶树脂(PET)中的一种或多种;
方案二:所述反应室(33)的门体设置于前部,门体材质包括不锈钢和/或有机玻璃。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循环液进口测温点(14)和控温循环液出口测温点(13)均采用金属测温探头进行监测温度。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微通道组合反应器能够用于化学合成反应,包括卤化、硝化、磺化、重氮化、氧化、还原、消除、烃化、酰化、缩合、环合和重排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鑫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鑫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322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