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及磨煤机旋转分离器的冷却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46511.1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8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沈光明;李志强;王杰;吴正华;楼慧卉;周钢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上重碾磨特装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B02C23/00;F16H57/029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0245 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1800号23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磨煤机 旋转 分离器 冷却 方法 | ||
1.一种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装置(1)、润滑油箱(2)与驱动装置,所述冷却装置(1)包括冷却管路(101)与压缩空气管路(102),所述冷却管路(101)位于润滑油箱(2)体侧壁且两端延伸出所述润滑油箱(2),所述冷却管路(101)一端为进气端,另一端为出气端,所述进气端与所述压缩空气管路(102)连接,所述出气端延伸出磨煤机,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润滑油箱(2)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磨煤机旋转分离器转子体部件(3)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道构造为环形且位于所述润滑油箱(2)的底部与侧壁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101)包括方形管路(1011)与圆形管路(1012),所述方形管路(1011)位于所述润滑油箱(2)内壁,所述圆形管路(1012)与所述方形管路(1011)的两端延伸且穿过所述润滑油箱(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轴承转盘齿轮(4),所述轴承转盘齿轮(4)的内圈与所述润滑油箱(2)连接,所述轴承转盘齿轮(4)的外圈与旋转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转盘齿轮(4)与所述润滑油箱(2)的内壁上部连接,所述润滑油箱(2)的内壁构造有台阶(5),所述轴承转盘齿轮(4)放置在所述台阶(5)上且与所述台阶(5)契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煤机旋转分离器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润滑油箱(2)与所述旋转装置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箱(2)内部构造有空气密封层(7),所述压缩空气管路(102)的出气端与所述空气密封层(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包括油封(8)与上密封盖(9),所述油封(8)位于所述润滑油箱(2)体与所述旋转装置之间,所述密封盖位于所述润滑油箱(2)外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还包括下密封盖(6),所述润滑油箱(2)体内部下部开设有通孔,所述下密封盖(6)与所述通孔对应,所述下密封盖(6)上开设有孔道,所述孔道与旋转体1和润滑油箱(2)体内壁下部外侧之间的腔体连通。
10.一种用于磨煤机旋转分离器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
S1:润滑油箱(2)内的润滑油吸收热量后,油温相应上升;
S2:同时,对齿轮传动冷却管道持续通入洁净的常温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吸热后成为高温压缩空气;
S3:高温压缩空气通过润滑油箱(2)内壁的通孔排出,对下齿轮传动装置下部的油封(8)进行空气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上重碾磨特装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上重碾磨特装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65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