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左氧氟沙星中二甲胺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0024.6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6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石;于金波;郭云霞;郑红梅;王佳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柏雅联合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30;G01N30/32;G01N30/34;G01N30/7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璐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氟沙星 二甲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左氧氟沙星中二甲胺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为衍生化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对待测左氧氟沙星溶液中的二甲胺进行衍生化反应,然后加柠檬酸中和,得到待测衍生溶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所述待测衍生溶液中二甲胺的含量,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条件包括: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本发明通过对衍生化步骤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参数的改进,能够实现左氧氟沙星中二甲胺的高效快速检测,而且专属性强,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定量限和检出限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左氧氟沙星中二甲胺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二甲胺是合成左氧氟沙星的起始物料,同时也是反应过程中的副产物。二甲胺具有毒性,对皮肤及眼睛有严重刺激损伤作用。在一些亚硝基和含硝基化合物存在下,二甲胺易形成致癌物质N-亚硝基二甲胺。因此,控制左氧氟沙星原料中二甲胺的残留,有利于降低患者的用药风险。
然而二甲胺是典型的低分子有机胺,结构简单,没有明显的紫外吸收,且极性强,在反相色谱柱上没有保留,无法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直接进行残留量测定。采用柱前衍生化使二甲胺形成具有紫外吸收的衍生化产物,可改善二甲胺在反相色谱柱上的色谱行为,满足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检测要求,具有操作简单、分析时间短、方法灵敏、结果准确及普及广泛等优点,是检测二甲胺类化合物的有力工具。
目前,各国药典及文献中均无左氧氟沙星中二甲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报道。已报道的其他品种中二甲胺检测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质谱联用法、液相质谱联用法、离子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及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其中,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是通过衍生化试剂将二甲胺转化为能够被高效液相色谱检出的物质,从而间接测得二甲胺含量。例如以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或2,4-二硝基氟苯(DNFB)为衍生化试剂。
以2,4-二硝基氟苯为衍生化试剂的方法原理是在碱性、避光、60℃条件下,二甲胺的氨基与衍生化试剂反应,生成有紫外响应的二硝基苯-二甲胺,经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用紫外检测器在380 nm波长处检测,该法仪器配置要求不高、实验成本低,但存在DNFB属易爆剧毒物质,有强致癌性,反应条件苛刻且衍生化时间长等缺点。
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鲜少有用于检测左氧氟沙星中二甲胺的现有技术,相对比较接近的文献:
文献1、冯超等在柱前衍生化RP-HPLC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原料中有关物质二甲胺[J].中国新药杂志,2015,24(10):1191-1196.中,采用了,以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FMOC)为衍生化试剂,流动相A为0.1%甲酸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梯度洗脱30分钟,可在约11.8 min检出二甲胺衍生物的峰。但该方法的衍生化时间相对较长,且需要使用氨水除去过量的衍生化试剂,会导致液体碱性过强,因此需要再经稀释才能进样,使得整个检测时间较长,效率较低。
文献2、甘加明等在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中二甲胺残留量的测定[J].中国药物评价,2020,37(1):31-35.)中,采用了,以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FMOC)为衍生化试剂,流动相A为1%甲酸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其在约14.528 min才分离出二甲胺衍生物,因此检测效率同样较低。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左氧氟沙星中二甲胺的检测方法,以提高检测效率和灵敏度,同时保证测试方法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左氧氟沙星中二甲胺的检测方法,显著降低衍生化时间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运行时间,而且专属性强,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定量限和检出限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左氧氟沙星中二甲胺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以9-芴甲基氯甲酸甲酯为衍生化试剂,在碱性条件下,对待测左氧氟沙星溶液中的二甲胺进行衍生化反应,然后加柠檬酸中和,得到待测衍生溶液;
S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所述待测衍生溶液中二甲胺的含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柏雅联合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柏雅联合药物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00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态密码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与介质
- 下一篇:一种紫菀的组织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