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旧桥梁纵向拼缝半刚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4375.6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7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胡义新;杨清印;巫兴发;王海猛;陈涛;李志成;祝君山;肖猛;王元鑫;王海霞;林晓宇;刘赛;陈东风;肖伟煌;陈剑峰;彭昊;刘君;周玮;严波;刘谦;周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E01D21/00;E01D101/30;E01D101/40;E01D10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卢富华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旧 桥梁 纵向 拼缝半 刚性 连接 结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旧桥梁纵向拼缝半刚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包括:弹性伸缩结构、型钢支承组件和钢筋锚固组件;所述型钢支承组件为两道型钢;所述弹性伸缩结构的两侧与型钢固定,所述钢筋锚固组件与型钢固定。本发明以实现弹性材料适应新旧桥梁竖向变形并形成连续过渡段,能有效避免传统伸缩缝由于新旧桥梁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脱空、跳齿、损坏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旧桥梁纵向拼缝半刚性连接结构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交通量的激增,许多既有桥梁需进行扩建拼宽以满足交通需求。考虑到新旧桥的不均匀沉降差、收缩徐变差、预应力反拱等影响,桥梁扩建新旧桥连接会采取分离处理。常见新旧桥梁拼宽连接处理主要有直接预留纵向缝、增加纵向伸缩缝装置连接等方式。
拼宽桥间直接预留纵向缝,通常采用沥青和木板条填充,因新旧桥拼宽桥不均匀沉降问题难以避免,在往复车轮荷载长期碾压下,新拓宽桥与旧桥翼缘位置很容易出现啃边情况,影响结构耐久性。
拼宽桥间纵向伸缩装置通常采用梳齿板伸缩缝或模数式型钢伸缩缝,梳齿板式伸缩缝能连续过渡,行车舒适度高,但竖向变形能力有限,结构发生较大竖向变形后,装置转动机构、锚固系统、梳齿板会承受很大的应力,影响装置使用寿命,运营期存在安全隐患;模数式伸缩缝具有噪音小、重量轻、造价低、安装方便等多方面的优点,但其耐久性差,在往复车轮荷载长期作用下容易产生基础破碎、型钢起翘等问题,并且维修更换困难,同时,新桥出现不均匀沉降后纵缝位置易形成错台,影响行车舒适度,甚至酿成交通事故。
针对新旧桥连接纵缝增加伸缩装置,有研究人员提出了无缝弹性伸缩缝的理念,在拼缝处安放加肋镀锌钢板,加强拼缝处承载能力;利用镀锌钢板作为底模在伸缩缝位置施做GD弹性混凝土或TST弹性材料拼接缝,使新旧桥拼缝位置无缝连接,通过加入碎石碾压,增加表面粗糙度,保证行车安全;GD弹性混凝土或TST弹性材料利用其自身的柔变性能,能有效抵抗行车荷载作用下的剪切破坏,提高拼接缝的耐久性。
以上创新工艺在混凝土新旧桥梁拼宽纵缝处理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但仍未解决新旧桥间因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行车不顺畅的难题,特别针对钢桥与混凝土桥的拼宽,由于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抗疲劳能力不一致,结构变形不匹配,在纵缝位置填充弹性混凝土或其它弹性材料形成无缝伸缩缝,容易造成破坏或脱空,不能发挥弹性材料伸缩的可研性,且弹塑体伸缩缝伸缩有限,很难满足所有类型桥梁拼宽纵缝处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新的新旧桥连接解决方案,将弹性材料作为伸缩体引入到拼宽桥梁伸缩装置中,使传统型钢伸缩缝与高强度弹性材料形成有机结合,以实现弹性材料适应新旧桥梁竖向变形并形成连续过渡段,能有效避免传统伸缩缝由于新旧桥梁不均匀沉降导致的脱空、跳齿、损坏等问题,也能有效补足弹性体无缝伸缩缝适应性和耐久性不强的劣势,进一步提升新旧桥梁纵向伸缩缝的耐久性、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发明解决此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旧桥梁纵向拼缝半刚性连接结构,包括:弹性伸缩结构、型钢支承组件和钢筋锚固组件;所述型钢支承组件为两道型钢;
所述弹性伸缩结构的两侧与型钢固定,所述钢筋锚固组件与型钢固定。
优选的是,所述弹性伸缩结构由高性能热塑弹性体材料制成,可以是聚氨酯、橡胶类材料,要求具备耐油、耐磨、耐老化、硬度高、延展性好等特点。
优选的是,所述型钢与弹性伸缩结构连接的一侧为卯榫结构,型钢表面进行了喷砂处理后,在两道型钢之间浇筑热塑弹性体材料形成弹性伸缩结构,使弹性伸缩结构与型钢卯榫连接。型钢设计为卯榫结构,能有效增强握裹力,确保伸缩装置整体性,避免弹性伸缩体脱落等问题。
优选的是,弹性伸缩结构底部暴露在外的宽度为新旧桥梁纵向拼缝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4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磁吸支架
- 下一篇:零件表面缺陷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