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6002.4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3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赵燕;白京;臧明伍;王辉;郝静怡;史宇璇;徐晨晨;吴嘉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3563 | 分类号: | G01N21/3563;G06F30/20;G06F17/18;G01N21/359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程琛 |
地址: | 10006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肉类 贮藏 时间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包装形式的肉类样品对应的目标近红外光谱信息;将所述目标近红外光谱信息输入至预设检测模型中,得到所述预设检测模型输出的指标信息,所述指标信息包括新鲜度指标及脂肪氧化程度指标,所述预设检测模型是基于历史近红外光谱信息集合和历史指标信息集合进行训练得到的;根据所述新鲜度指标及所述脂肪氧化程度指标,确定所述肉类样品的贮藏时间。该方法用以解决现有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无法直接检测带有包装的生鲜肉类的贮藏时间的缺陷,实现可直接且准确地检测不同包装形式的肉类样品所对应的贮藏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生鲜肉类在加工贮运过程中易受环境影响,导致该生鲜肉类的肉类品质下降。为了延长该生鲜肉类的贮藏时间,一般会采用贴体包装、气调包装等多种包装方式,进而提高该生鲜肉类的肉类品质。
现有的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中,检测装置需要先破坏生鲜肉类的包装,再确定该生鲜肉类的贮藏时间,也就是说,现有的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无法直接检测带有包装的生鲜肉类的贮藏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无法直接检测带有包装的生鲜肉类的贮藏时间的缺陷,实现可直接且准确地检测不同包装形式的肉类样品所对应的贮藏时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包装形式的肉类样品对应的目标近红外光谱信息;
将该目标近红外光谱信息输入至预设检测模型中,得到该预设检测模型输出的指标信息,该指标信息包括新鲜度指标及脂肪氧化程度指标,该预设检测模型是基于历史近红外光谱信息集合和历史指标信息集合进行训练得到的;
根据该新鲜度指标及该脂肪氧化程度指标,确定该肉类样品的贮藏时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该预设检测模型是基于以下步骤得到的:获取该历史近红外光谱信息集合和该历史指标信息集合,该历史指标信息集合包括历史新鲜度指标指集合和历史脂肪氧化程度指标集合;利用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该历史近红外光谱信息集合与该历史新鲜度指标指集合对应的第一预测模型;利用该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该历史近红外光谱信息集合与该历史脂肪氧化程度指标集合对应的第二预测模型;根据该第一预测模型及该第二预测模型,确定该预设检测模型。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该根据该新鲜度指标及该脂肪氧化程度指标,确定该肉类样品的贮藏时间,包括:获取该新鲜度指标中的挥发性盐基总氮含量TVB-N测定值及该脂肪氧化程度指标中的硫代巴比妥酸TBARS测定值;根据该TVB-N测定值及该TBARS测定值,确定该肉类样品的贮藏时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该根据该TVB-N测定值及该TBARS测定值,确定该肉类样品的贮藏时间,包括:根据时间计算公式,确定该肉类样品的贮藏时间;其中,该时间计算公式为T=ax+by+c;T表示该贮藏时间;x表示该TVB-N测定值;y表示该TBARS测定值;a表示第一预设系数;b表示第二预设系数;c表示第三预设系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肉类贮藏时间的检测方法,该获取目标包装形式的肉类样品对应的目标近红外光谱信息,包括:获取目标包装形式的肉类样品与检测装置之间的距离;在根据该距离确定该肉类样品位于预设检测区域内的情况下,获取该肉类样品在不同检测角度下的第一近红外光谱信息;将多个该第一近红外光谱信息中的任一第一近红外光谱信息确定为该目标近红外光谱信息;或,将多个该第一近红外光谱信息对应的平均值确定为该目标近红外光谱信息;或,将多个该第一近红外光谱信息对应的加权求和值确定为该目标近红外光谱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60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腐蚀内衬球阀
- 下一篇:一种开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