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移动场景的数据交互同步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7641.4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05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7 |
发明(设计)人: | 陈鹏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象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L67/1095;H04L6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葛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移动 场景 数据 交互 同步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移动场景的数据交互同步方法及系统,涉及数据交互同步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车载终端获取移动场景下的车辆数据和车辆数据的获取时间戳,将二者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目标通信数据格式,按照目标通讯协议定期将车载终端获取的数据发送至XR前端;XR前端接收车载终端获取的数据后进行解析,同时将接收到数据时的时间作为数据接收时间戳,并根据解析出的车辆数据和车辆数据的获取时间戳进行数据预测和误差过滤,同时基于数据接收时间戳和解析出的车辆数据的获取时间戳与车载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同步。本发明实现了XR前端实时与智能汽车进行姿态同步,数据同步和时间同步,从而消除或改善在车辆移动场景中游玩XR端时的眩晕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交互同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移动场景的数据交互同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模拟驾驶,也被称为汽车驾驶仿真。是用高科技手段如三维图像即时生成技术、汽车动力学仿真物理系统、大视场显示技术(如多通道立体投影系统)、六自由度(6Dof)运动平台(或三自由度(3Dof)运动平台)、用户输入硬件系统、立体声音响、中控系统等构造出一种人工环境。虚拟驾驶让体验者在一个虚拟的驾驶环境中,感受到接近真实效果的视觉、听觉和体感的汽车驾驶体验。具有驾驶模拟效果逼真、节能、安全、经济,不受时间、气候、场地的限制,驾驶训练效率高、培训周期短等优势。
然而在模拟驾驶过程中,为保证对车辆移动环境感知,我们会使用不同的传感器来进行多种途径的环境感知,然后通过虚拟现实设备和增强显示设备展现给测试人员。现有设备中,XR端是指通过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技术以及可穿戴设备产生的一个真实与虚拟结合、可人机交互的环境。(XR)扩展现实包括(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和(MR)混合现实,被称为未来虚拟现实交互的最终形态。然而目前XR端(XR包含虚拟现实及增强显示)通常适用于居家或者静止场景,在车辆移动场景中,XR端与智能汽车进行数据交互时,无法适配车辆移动场景下姿态的匹配,容易造成眩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移动场景的数据交互同步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在车辆移动场景中,当前XR端与智能汽车进行数据交互时,无法适配于车辆移动场景下的姿态匹配过程,容易造成眩晕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移动场景的数据交互同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车载终端获取移动场景下的车辆数据和车辆数据的获取时间戳,将所述车辆数据和车辆数据的获取时间戳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目标通信数据格式;
S2:车载终端按照目标通讯协议定期将目标通信数据格式的车辆数据和车辆数据的获取时间戳发送至XR前端;XR前端包括VR设备、AR设备和MR设备;
S3:XR前端接收目标通信数据格式的车辆数据和车辆数据的获取时间戳并进行解析,同时将接收到所述车辆数据时的时间作为数据接收时间戳;
S4:XR前端根据解析结果获取车辆数据和车辆数据的获取时间戳,并对车辆数据进行数据预测和误差过滤,同时基于数据接收时间戳和解析出的车辆数据的获取时间戳,与车载终端进行车辆数据交互同步。
进一步地,所述车辆数据包括车辆设备信息、车辆行驶姿态、车辆驾驶姿态、车辆运行状态、车周环境状态和车辆控制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对车辆数据进行数据预测的过程具体包括:依据解析结果获得的车辆数据,获得车辆的GPS定位数据、车辆速度和陀螺仪数据;使用线性回归模型,以当前GPS定位数据中的GPS定位点为预测点,判断GPS定位点是否有更新,若GPS定位点有更新,则在最新的GPS定位点的基础上利用车辆速度和陀螺仪数据预测出下一个GPS定位点,作为最新的预测点进行下一阶段数据预测;若GPS定位点没有更新,则在当前预测点的基础上利用车辆速度和陀螺仪数据预测出下一个GPS定位点,作为最新的预测点进行下一阶段数据预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象智能(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小象智能(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76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