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锆合金板带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75754.0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1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轩;裴勇军;孟祥;孙军伟;孟祥鹏;胡仁昌;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博威合金板带有限公司;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博威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C22F1/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6 | 代理人: | 谢潇 |
地址: | 31514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板带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的铜锆合金板带材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包括Zr:0.05wt%~0.5wt%、O:≤10ppm,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板带材的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截面上,将含O的析出相粒子的个数记为A,A≤5个/μm2。本发明通过调整Zr的添加量以及O元素的含量,控制板带材的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截面上的含O的析出相粒子的个数,在保证板带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优异的耐高温性能的同时,能够提高其强度和冷加工性能。该板带材的抗拉强度在350MPa以上,导电率在85%IACS以上,软化温度≥500℃;宽度方向的延伸率δw与长度方向的延伸率δl满足δw/δl≥0.6,冷加工性能良好,在冷加工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铜合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锆合金板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基合金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等物化性能,在电子电气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涉及连接器、引线端子、开关等电子零件的多种用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电气元件逐渐小型化、轻量化,元件在使用过程中流动的电流密度也越来越高,同时伴随着元件的发热,需要在高温工况下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这对材料的导电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铜锆合金作为一种高导铜合金,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但难以在确保上述性能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强度和冷加工性能,原因在于:一方面,对于铜合金而言,导电性能和强度是相互排斥的,例如铜锆合金为沉淀强化型合金,在制备过程中会在铜基体中形成细小分散的金属间化合物颗粒,从而改善合金的力学性能,同时会引起导电性能的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各组成元素的熔点的不同,在化合物形成的过程中,不均匀的应变会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在进行后续的冷加工时,可能会导致缺陷乃至裂纹的出现。
目前急需开发一种高导耐热的铜合金材料,要求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冷加工性能,能够满足电子电气元件日益增长的性能需求,同时在冷加工过程中不易产生裂纹。鉴于此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铜锆合金板带材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铜锆合金板带材,该铜锆合金板带材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强度和冷加工性能。
本发明解决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锆合金板带材,该铜锆合金板带材的质量百分比组成包括Zr:0.05wt%~0.5wt%、O:≤10ppm,余量为Cu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铜锆合金板带材的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截面上,将含O的析出相粒子的个数记为A,A≤5个/μm2。
本发明中Zr作为主要的合金元素,通过固溶处理溶入铜基体中形成过饱和固溶体,之后固溶体在热处理过程中分解为弥散分布的析出相。适量的Zr元素能够大大降低晶界能,并产生溶质拖曳和第二相钉扎晶界,从而提升耐热性和强度;且Zr在Cu基体中的溶解度很低,低溶解度的合金元素Zr对合金整体的导电性能影响十分有限,能够保证合金良好的导电性能。若Zr含量过高,则析出相的尺寸随之增大并会产生富集,不仅会使得合金的导电率急剧降低,还会对合金的冷加工性能产生恶化效果;若Zr含量过低,则无法起到析出强化的效果。因此,本发明铜锆合金板带材中的Zr含量控制在0.05wt%~0.5wt%范围内。
O元素在合金中超过一定含量会产生不利的作用,由于高铜合金在熔炼过程中出现吸气现象的倾向较大,造成合金熔体的氧含量超标,一方面会加剧合金元素的过度烧损,另一方面会产生夹杂物等缺陷,影响后续的加工。此外,若O含量过高对合金的机械性能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故可通过真空熔铸、高纯度覆盖剂或脱氧剂等方式,将本发明铜锆合金板带材的O含量严格控制在10ppm以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博威合金板带有限公司;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博威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博威合金板带有限公司;宁波博威合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博威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5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