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系统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9082.2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6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宪逸;彭爱文;盛凯怡;王亭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吕小丽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系统 冷却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电系统的冷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冷却系统包括:蒸汽压缩冷却单元,包括:通过蒸汽压缩管路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强制对流冷却单元,包括:通过冷却管路相连的液冷板、换热器、蒸发器和水泵,液冷板紧贴充电系统的功率模块;上述系统还包括:风机,正对换热器和冷凝器设置,蒸发器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蒸发器用于将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蒸发处理,以及将第二流道中的冷却液与第一流道制冷剂进行对流换热。本发明为强制对流和蒸汽压缩的组合形式实现充电系统冷却,冷却液通过强制对流冷却单元与蒸汽压缩冷却单元在蒸发器中对流换热降温,最大限度的利用了能量的梯级原理,成本低、环保且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等大功率充电系统的充电时间较长,为了保证充电过程中充电系统的功率模块不过温,需要对充电系统进行冷却。
目前,充电设备的冷却方式多数是风冷,但该方式的冷却效率较低,无法保证冷却效果。
相关技术中,有采用冷媒进行充电系统的冷却,该方式虽然可提升冷却效率,但是运行成本较高,且采用单一冷媒进行冷却不够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充电系统的冷却系统。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系统的冷却系统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电系统的冷却系统,包括:蒸汽压缩冷却单元,所述蒸汽压缩冷却单元包括:通过蒸汽压缩管路依次相连的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和蒸发器,所述蒸汽压缩冷却单元采用制冷剂循环;强制对流冷却单元,所述强制对流冷却单元包括:通过冷却管路相连的液冷板、换热器、所述蒸发器和水泵,所述强制对流冷却单元采用冷却液循环,所述液冷板紧贴所述充电系统的功率模块;其中,所述蒸汽压缩冷却单元的冷凝器靠近所述蒸汽压缩冷却单元的换热器设置,且所述蒸汽压缩冷却单元和强制对流冷却单元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正对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冷凝器设置,所述风机用于对所述冷凝器和所述换热器进行风冷,所述蒸汽压缩冷却单元与强制对流冷却单元共用一个蒸发器,所述蒸发器包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蒸汽压缩管路与所述第一流道联通,所述冷却管路与所述第二流道联通,所述蒸发器用于将所述冷凝器流出的制冷剂进行蒸发处理,以及将所述第二流道中的冷却液与所述第一流道制冷剂进行对流换热。
本发明上述的充电系统的冷却系统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强制对流冷却单元中,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与所述液冷板的出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出口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二流道的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的第二流道的出口通过水泵与所述液冷板的入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强制对流冷却单元中,所述第二流道还通过电动调节阀与所述换热器的出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强制对流冷却单元中,所述液冷板的出口通过第一单向阀与所述蒸发器的第二流道的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的第二流道的出口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液冷板的入口相连,所述蒸发器的第二流道的出口还与所述换热器的入口相连,所述换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二单向阀所述蒸发器的第二流道的入口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蒸汽压缩管路包括铜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未经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90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