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脂微藻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一种海水鱼配合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9464.2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6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强;李宝山;曹体宏;孙永智;黄炳山;王际英;宋志东;郝甜甜;王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
主分类号: | A23K10/16 | 分类号: | A23K10/16;A23K10/14;A23K50/80;A23K10/22;A23K20/147;A23K10/30;A23K20/158;A23K20/142;A23K20/174;A23K20/20;A23K20/26;A23K20/105;A23K20/153;A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马欢欢 |
地址: | 264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脂 微藻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海水 配合 饲料 | ||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脂微藻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一种海水鱼配合饲料。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脂微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1)将微藻粉与乙醇混合,反应6~8h,离心,弃上清后,得到微藻粉沉淀;(1.2)将所述微藻粉沉淀与水、表面活性剂混合,超声震荡5~10min,得到微藻粉沉淀混合液;(1.3)将所述微藻粉沉淀混合液与复合酶混合,在40~60℃条件下,酶解4~6h,离心,弃掉上层清油后,得到脱脂微藻粉混合液;(1.4)将所述脱脂微藻粉混合液干燥,得到脱脂微藻粉。按照本发明的方法制备得到的脱脂微藻粉更适宜制备利于海水鱼生长,提高海水鱼免疫力的配合饲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饲料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脱脂微藻粉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和一种海水鱼配合饲料。
背景技术
微藻是海洋食物链的初级生产者,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因其自身含有丰富蛋白质和脂类营养,特别是富含必需氨基酸和高不饱和脂肪酸,在当前新型饲料原料的开发中备受关注。特别近年来微藻生产规模化发展,产量在不断增加,成本也进一步降低,使微藻在饲料制造业中应用更广泛,许多业内人士将其作为新型蛋白原料引入饲料配方中,用微藻替代部分鱼粉,以缓解目前鱼粉资源匮乏的局面,但微藻粉直接添加到饲料中其利用率较低,特别是用于水产养殖饲料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单一微藻粉营养素组成不平衡,缺乏必需氨基酸;第二,若用微藻粉替代部分鱼粉,由于鱼粉用量降低,饲料对动物缺乏诱食性;第三,因微藻细胞壁的存在,导致其营养素被消化利用率较低。所以使用破壁微藻更有利于养殖动物的消化吸收,而且微藻中所含油脂也是食品业和医药行业的高值原料,因此破壁微藻提取藻油后再用作于饲料原料,可以更好地实现微藻粉的多样性高值化利用。但当前微藻粉破壁提取藻油的技术存在成本较高和工序复杂等问题,限制了微藻粉在水产饲料方面的应用和高值化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不同微藻粉按比例配比后进行破壁脱脂的方法,得到营养丰富的脱脂微藻粉,并将此脱脂微藻粉配合其他饲料原料和添加剂应用于海水鱼饲料配方中。采用此方法生产的饲料,既满足海水养殖品种花鲈、许氏平鮋、石斑鱼等的必需氨基酸需求,又添加了其他营养素,形成更加科学均衡的配合饲料配方,实现了新型蛋白原料在水产饲料中的使用,降低了粮食蛋白源的用量,同时可以实现养殖鱼类的健康生长和生态化养殖。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脂微藻粉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1)将微藻粉与乙醇混合,反应6~8h,离心,弃上清后,得到微藻粉沉淀;
(1.2)将所述微藻粉沉淀与水、表面活性剂混合,超声震荡5~10min,得到微藻粉沉淀混合液;
(1.3)将所述微藻粉沉淀混合液与复合酶混合,在40~60℃条件下,酶解4~6h,离心,弃掉上层清油后,得到脱脂微藻粉混合液;
(1.4)将所述脱脂微藻粉混合液干燥,得到脱脂微藻粉;
所述微藻粉与乙醇混合的质量比为1:8~9;
所述复合酶为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木瓜蛋白酶的混合物;
所述中性蛋白酶:纤维素酶: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为2~4:1~2:1~3;
所述中性蛋白酶的活性≥100U/mg;
所述纤维素酶的活性≥3000U/g;
所述木瓜蛋白酶的活性≥50U/mg。
作为优选,所述微藻粉为螺旋藻粉、小球藻粉和拟微绿藻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所述微藻粉为螺旋藻粉、小球藻粉和拟微绿藻粉的混合粉时,其质量比为螺旋藻粉:小球藻粉:拟微绿藻粉为5~12:4~10:3~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未经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9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