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梅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20112.0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7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帅玉英;黄子茹;谈峻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L33/105 | 分类号: | A23L33/105;A23L19/00;A23L2/385;A23G3/36;A23G3/48;A61K36/736;A61P31/04;A61K13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0 | 代理人: | 宋飞燕 |
| 地址: | 3100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青梅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青梅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取干净的青梅全果,去皮去核后,将果肉打碎成果泥;
(2)将果泥进行过滤,得到青梅汁;
(3)将步骤(2)的青梅汁进行熬煮,沸腾后转中火熬制起密集小泡后转小火,熬煮至呈膏状,得到青梅提取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梅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将青梅果肉打至粒径1-2mm大小的果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梅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熬煮条件为:先升温至100℃后,将温度调节至65-75℃,熬制起密集小泡,然后温度调节至30-40℃,熬煮至呈膏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梅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熬煮条件为:先升温至100℃后,将温度调节至65-75℃,熬煮5-10小时,然后温度调节至30-40℃,熬煮80-100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青梅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膏状固形物含量为70%-80%。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青梅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青梅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梅素含量达1.02g/kg。
8.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青梅提取物在制备幽门螺杆菌或其它食源性致病菌的抑菌剂中的应用。
9.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青梅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幽门螺杆菌或其它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中的应用。
10.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青梅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幽门螺杆菌或其它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疾病的食品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01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