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1196.3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5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余松林;欧阳;周晓红;胡治远;李滔滔;刘石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10 | 分类号: | A23F3/10;A23F3/06;A23F3/12 |
代理公司: | 重庆聚为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97 | 代理人: | 李闯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生物学 发酵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杀青、揉捻:
先将摊青后的新鲜茶叶于100-140℃杀青,杀青后的茶叶转入揉捻机内进行揉捻;
步骤(2)加热干燥:
将揉捻后的茶叶加热干燥;
步骤(3)渥堆发酵:
将加热干燥后的茶叶进行渥堆发酵;
渥堆发酵包括第一次渥堆发酵和第二次渥堆发酵;
步骤(4)二次发酵:
将经过渥堆发酵过的茶叶置于封闭的发酵室内,发酵室中通入蒸汽后,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完成后,冷却,得到发酵完成的茶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揉捻机转速40-45r/min,揉捻时间为110-12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热干燥的条件为:加热干燥的温度为40-80℃,加热干燥的时间为5-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第一次渥堆发酵的过程包括:
在发酵室地面铺上湿棉布,将加热干燥后的茶叶置于湿棉布之上,用潮湿水增湿,将加热干燥后的茶叶堆成高70cm、长120cm、宽90cm的长方体茶堆,再将湿棉布覆盖在茶堆上,每隔2h观察一次温度,当温度达到45℃时,通风加氧12min;当茶叶具有轻微酒糟味,色泽由暗绿转变为淡黄色,送至烘干机进行初烘,烘至茶叶表面无粘性,得到第一次渥堆发酵后的茶叶;
第二次渥堆发酵的过程包括:
在发酵室地面铺上湿棉布,将第一次渥堆发酵后的茶叶置于湿棉布之上,用潮湿水增湿,将第一次渥堆发酵后的茶叶堆成高70cm、长120cm、宽90cm的长方体茶堆,再将湿棉布覆盖在茶堆上,每隔2h观察一次温度,当温度达到48℃时进行通风加氧8min,当茶叶呈现明显的酒糟气味,色泽由淡黄色变为暗黄带褐,第二渥堆发酵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渥堆发酵时,发酵室室内温度控制在29-32℃,湿度控制在88%-90%;
第二次渥堆发酵时,发酵室室内温度控制在29-32℃,湿度控制在88%-9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加氧方式包括在茶堆内部设置风管,风管外接风机,风管内有风孔,需要通风加氧时启动风机,外界空气就从风管和风孔进入茶堆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潮湿水由饮用纯净水和果胶酶组成,其中饮用纯净水、果胶酶间质量比为20:1;
潮湿水用量是茶叶总量的40-5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烘的条件为:初烘的温度为112-115℃,初烘的时间为3-4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通入蒸汽的时间为10-15h,通入蒸汽后的发酵室的温度为50-65℃;
发酵温度为40-50℃,发酵时间为3-5d。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微生物学的黑茶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冷却为保持通风的条件下的自然冷却,冷却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城市学院,未经湖南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119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