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糖基化酪蛋白高载量包埋亚麻籽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456986.4 | 申请日: | 2022-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68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刘丽波;张国芳;杨思琪;杜鹏;李艾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23L33/115;A23L29/10;A23L33/19;A23P10/30;B01J13/02;B01J1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群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90 | 代理人: | 安士影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糖基化酪 蛋白 高载量 包埋 亚麻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糖基化酪蛋白高载量包埋亚麻籽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芯材为亚麻籽油,壁材为酪蛋白‑阿拉伯半乳聚糖复合物。酪蛋白与阿拉伯半乳聚糖进行美拉德反应获得复合物具有良好的乳化性。将亚麻籽油与酪蛋白‑阿拉伯半乳聚糖复合物混合,利用高剪切均质机初步乳化后,再用高压均质机两次均质获得亚麻籽油乳液;将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亚麻籽油微胶囊。本发明制备的亚麻籽油微胶囊结构完整、分散均匀、提高微胶囊载油量,提高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具有胃肠道缓控释放能力。此外将液体亚麻籽油制备成微胶囊粉末,为亚麻籽油的营养强化以及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拓宽亚麻籽油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基化酪蛋白高载量包埋亚麻籽油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亚麻籽油中90%以上是不饱和脂肪酸,其中α-亚麻酸比例最高,可达53%,是世界上α-亚麻酸含量最高的植物油。亚麻籽油中含有的α-亚麻酸经人体消化后可生成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ω-3和ω-6脂肪酸对细胞膜发育和许多生理前体分子的产生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参与控制炎症反应、血压和心血管疾病。但由于亚麻籽油中高含量的不饱和脂肪酸使其氧化稳定性低,易酸败引起异味,从而营养成分降低,影响产品货架期。同时它在水食品系统中缺乏混溶性,使亚麻籽油在食品工业中未得到充分利用。
微胶囊技术是采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为壁材,将固体、液体或气体物质(如香料、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等)包埋在一种半透性或密封囊膜内成为一种固体微粒产品的技术。对食品中营养素和添加剂进行微胶囊化能够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光、氧、pH、水)对包埋活性成分的影响,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组分原有的色香味、性能和生物活性,防止营养物质的破坏与损失。同时微胶囊具有缓控释放的特点,使某些肠道吸收成分通过胃后仍能保持活性。在食品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微胶囊化方法是喷雾干燥,使乳液在高温干燥介质中雾化,水分快速蒸发,从而快速形成壳层,瞬时包埋核心材料,这也使得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于微胶囊产品而言,壁材的理化性质是决定微胶囊包埋效率和芯材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鉴于食品工业中亚麻籽油等脂溶性组分的敏感性、缺乏混溶性、易氧化等特性,开发具有良好两亲性能同时兼具一定的抗脂质氧化能力的新型微胶囊壁材是食品工业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糖基化酪蛋白高载量包埋亚麻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该法可以有效提高微胶囊载油量,提高亚麻籽油氧化稳定性,具有胃肠道缓控释放能力。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糖基化酪蛋白高载量包埋亚麻籽油微胶囊,该微胶囊粉末减少氧化的同时应用范围更广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糖基化酪蛋白高载量包埋亚麻籽油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2g酪蛋白溶解在100mL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在40~50℃水浴中以400~700r/min的速度搅拌2h,在4℃下水合8~16h,获得酪蛋白蛋白溶液;
步骤二,将酪蛋白与阿拉伯半乳聚糖按质量比为3:1充分混合,90℃反应1h;反应结束后冰浴到室温,随后冷冻干燥制成酪蛋白-阿拉伯半乳聚糖复合物粉末;
步骤三,将酪蛋白-阿拉伯半乳聚糖复合物粉末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5%w/v溶液,按照酪蛋白-阿拉伯半乳聚糖复合物粉末与亚麻籽油质量比为1:1加入亚麻籽油;
步骤四,经过9000~10000rpm高速均质1~4min后,再采用高压均质机分别在30MPa和10MPa进行两次均质制成亚麻籽油乳液;
步骤五,将亚麻籽油乳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亚麻籽油微胶囊,微胶囊进行密封低温避光保存。
步骤一中,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1M,pH为7.0~7.2。
步骤二中,酪蛋白与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反应pH为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569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