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岩原鲤不同家系的鉴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36088.2 | 申请日: | 2022-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7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陶敏;丁严冬;宋江腾;李红涛;张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Q1/68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余晓雪 |
地址: | 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岩原鲤 不同 家系 鉴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原鲤不同家系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集待鉴别的岩原鲤鳍条;从鳍条中提取岩原鲤DNA;以提取的DNA为模板,用实验筛选出来的10对微卫星引物对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然后进行银染;对银染结果进行数字化分析,用遗传软件测量个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根据遗传距离绘制UPGMA聚类分析图,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区分不同家系的个体。本发明可以快速准确的对岩原鲤的家系进行区分,有效防止近亲繁殖,在岩原鲤家系选育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岩原鲤不同家系的鉴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微卫星标记进行岩原鲤不同家系的鉴定方法。
背景技术
岩原鲤(Procypris rabaudi)俗称黑鲤或岩鲤,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原鲤属(Procypris),是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和重要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中下游。岩原鲤属于中国特有物种,其肉质细嫩鲜美、含肉率高、无肌间刺,是人们喜爱的名优经济鱼类。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野生资源急剧减少,已被列为易危物种和濒危鱼类。岩原鲤野生种群在2021年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二级保护动物,是我国重要的水产种质资源和遗传物种基因库。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鱼类保护意识的增强,岩原鲤人工繁育与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目前人工养殖的岩原鲤面临一个难题,即养殖的岩原鲤出现了近亲繁殖的现象。由于人工养殖的岩原鲤越来越多,却缺乏完善的人工家系管理体系,导致人工繁育的不同或相同家系的岩原鲤混养,到了繁殖季节却分不清楚配对的岩原鲤亲鱼是否为同一个家系,进而导致亲近繁殖。因此建立一种岩原鲤的家系判定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生产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助于快速准确的鉴别不同家系的岩原鲤、有效防止近亲繁殖以及在岩原鲤的选育和遗传保护方面提供理论依据的鉴定岩原鲤不同家系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鉴定岩原鲤的PCR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鉴定岩原鲤的PCR引物是岩原鲤双重PCR引物,所述岩原鲤双重PCR引物是5组,每组岩原鲤双重PCR引物分别包括两对引物序列。
上述岩原鲤双重PCR引物分别是:
第I组,包括YYL1引物对以及YYL2引物对;其中:YYL1的正向引物F是CGAGTGCGATTGCTG,反向引物R是GCGTCATAGGATGTAGTTT;YYL2的正向引物F是GCGTTACAATCACCT,反向引物R是TGTCTGTTCTCGCTCT;
第II组,包括YYL3引物对以及YYL4引物对;其中:YYL3的正向引物F是CGGCGTGATAACAATACAA,反向引物R是AATGCCAGTGAAGACCG;YYL4的正向引物F是GAGTCTTTGCTGATAAA,反向引物R是GAATTGTTGGCTTGG;
第III组,包括YYL5引物对以及YYL6引物对;其中:YYL5的正向引物F是CCTTATTACTCGCACG,反向引物R是AGCCATCAATACATCC;YYL6的正向引物F是GAACAAAGGAAAGCG,反向引物R是TGGGTGAATCAAAGA;
第IV组,包括YYL7引物对以及YYL8引物对;其中YYL7的正向引物F是TCCAAGACTGAATAT,反向引物R是AGTGCTTTGACTACAA;YYL8的正向引物F是GCATGTTGCTAGGATA,反向引物R是AGGCTTGCTGATAGG;
第V组,包括YYL9引物对以及YYL10引物对;其中:YYL9的正向引物F是GCTTCCTGCCTACAT,反向引物R是TATTCATCCTGGTCTC;YYL10的正向引物F是ATACTGTGGTTGACGG,反向引物R是TCACGCTATCTTATCA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360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蒙古鲌分布和迁移评估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于输电专业高空作业的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