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应急电源及供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5002.5 | 申请日: | 2022-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9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夏中峰;郭振;梁琦;冯海;刘阳;郎若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7/00;H01M12/08;H01M10/42;H01M8/0408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李琳 |
地址: | 2661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甲醇 燃料电池 锂电池 混合 动力 应急 电源 供电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燃料电池电子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应急电源及供电方法,本发明将锂电池通过锂电池不间断能量管理模块并接至第一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和第一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由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分别连接至控制器模块和与动力输出模块;实现了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应急供电的目的,采用燃料电池和锂电池相结合的混合动力系统,实现了电源优势互补,能够在瞬时时间内向负载提供高功率,满足了燃料电池负载的变化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燃料电池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应急电源及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不断发展,新形势下的经济快速发展,近而随着对环保节能、能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关注,汇集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以及新能源产业也得到不断的发展和重视,燃料电池的关注度也在逐步上升。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力能源的依赖性愈来愈强,尤其是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更加需要坚固可靠的供电保障基础设施。为避免因突然断电给社会经济、政治和军事带来重大影响和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配备持续、稳定的不间断电源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外部设备。
发明人发现,传统电池为储能装置,其结构具有体积大、重量较大等缺点,不利于推广使用;并且,传统的相关类燃料电池系统,运行时无法满足负载变化时所需的最佳功率,不能在瞬时时间内向负载提供高功率,不能满足燃料电池负载的变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应急电源及供电方法,解决了目前单体化燃料电池系统无法满足负载变化时的瞬时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应急电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应急电源,包括:
控制模块;
动力输出模块,设置为甲醇燃料电池,所述动力输出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单向连接;
电堆,与所述动力输出模块单向连接;
锂电池不间断能量管理模块,双向连接有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不间断能量管理模块与所述电堆双向连接;
第一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与所述锂电池不间断能量管理模块单向连接,所述动力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单向连接;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可以理解为DC-DC转换器和DC-DC电源转换模块等;
第二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与所述锂电池不间断能量管理模块单向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单向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出模块包括单向连接的燃料供给单元和动力输出单元;所述燃料供给单元包括单向连接的储液罐和缓释罐;所述动力输出单元包括分别与不同继电器单向连接的蠕动泵、空气泵和循环泵。
进一步的,所述电堆单向连接有第三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所述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单向连接负载。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应急供电方法,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应急供电方法,采用了如第一方面中所述的甲醇燃料电池与锂电池混合动力应急电源;包括:通过外部电源激活锂电池不间断能量管理模块中的保护功能,系统通电;将多节串联锂电池通过锂电池不间断能量管理模块并接至第一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和第二DC-DC自动可调升降压稳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5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