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萜合酶、基因工程菌株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40237.5 | 申请日: | 2022-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4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戴宗杰;苏立秋;王钦宏;张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1 | 分类号: | C12N15/81;C12N15/54;C12N15/53;C12N15/61;C12N15/60;C12N1/19;C12P5/02;C12P5/00;C12P7/02;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文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51 | 代理人: | 欧阳石文 |
地址: | 300450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萜 基因工程 菌株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桉叶素合酶基因、重组酿酒酵母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该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方法,包括:将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0、11、12或13所示的单萜合酶的编码基因导入酿酒酵母,得到产桉叶素的重组酿酒酵母。本发明为单萜的生物合成方面提供有力菌株及研究基础,对高活性单萜合成酶的挖掘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单萜合酶、基因工程菌株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单萜类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两分子异戊二烯单位的萜烯及其衍生物。按其结构分类包括:无环单萜,单环单萜,多环单萜。桉叶素(1,8-cineol)是一种单萜烯氧化物,是桉树精油的主要成分。因其药用价值及其在食品、化妆品、能源工业中存在的巨大应用潜力,吸引了广泛关注。
目前,单萜类化合物主要通过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或者化学合成得到,但是这些方法产率低,高度依赖原料的可利用性。同时,产生的废弃物成分复杂,污染环境,给后续处理带来困难。随着合成生物学技术和代谢工程的发展,改造微生物使其成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合成的细胞工厂,为萜类化合物的合成开辟了绿色清洁生产的新途径。
单萜合酶是影响萜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挖掘的单萜合酶催化活性低,使单萜微生物合成的应用受到限制(Leferink NGH, Jervis AJ, Zebec Z, ToogoodHS, Hay S, Takano E, Scrutton NS. A 'Plug and Play' Platform for theProduction of Diverse Monoterpene Hydrocarbon Scaffolds in Escherichia coli.ChemistrySelect. 2016 Jun 21;1(9):1893-1896. doi: 10.1002/slct.201600563.PMID: 29756025; PMCID: PMC5947754.;Lei D, Qiu Z, Qiao J, Zhao GR. Plasticityengineering of plant monoterpene synthases and application for microbialproduction of monoterpenoids. Biotechnol Biofuels. 2021 Jun 30;14(1):147.doi: 10.1186/s13068-021-01998-8. PMID: 34193244; PMCID: PMC8247113.)。
因此,优良单萜合酶的挖掘与获得将对推进单萜生物合成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单萜合酶,以及利用该酶生产桉叶素的应用。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单萜合酶。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单萜合酶,其含有选自如下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之一:
a)SEQ ID NO:10至SEQ ID NO:13;
b)与a)中所示序列具有至少70%同一性,优选至少80%同一性,至少90%同一性,至少95%同一性,更优选至少99%同一性,仍然具有所述功能。
本发明还提供编码上述单萜合酶的核酸。
本发明还提供表达上述单萜合酶的基因工程菌,其包含编码所述单萜合酶的核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基因工程菌是将所述核酸构建表达框,再导入宿主菌中得到的重组菌株。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产单萜物质的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单萜物质的重组酿酒酵母的构建方法,包括:将单萜合成酶基因导入酿酒酵母,得到产单萜的重组酿酒酵母。
例如,所述酿酒酵母为能够积累单萜合成前体牻牛儿基二磷酸盐(GPP)的酿酒酵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40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