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用组合蜂窝式陶瓷多管除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8492.8 | 申请日: | 2022-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50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忠其;张栩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海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1/30 | 分类号: | B03C1/30;B01D46/12;F23J15/02;F23J15/06;F26B2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彦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149 | 代理人: | 余柯薇 |
地址: | 2142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煤 烟气 处理 组合 蜂窝 陶瓷 除尘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用组合蜂窝式陶瓷多管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入气管,所述箱体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箱体底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箱体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排尘装置,所述排尘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堵装置,所述箱体右侧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电池储存板。伺服电机的使用,使得旋转杆带动球阀进行旋转工作,继而使得球阀处的槽口可以将落下的杂质导入双排板处,继而使得双排板可以将杂质排出,其中气缸的使用,可以使得气杆带动排导板进行上下移动,继而在球阀出现堵塞时,可以使得排导板可以将球阀导通,进而可以保证杂质的排出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尘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用组合蜂窝式陶瓷多管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定的燃煤烟气,该烟气因为内部存有较大灰尘的缘故,使得燃煤烟气在排放时,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为响应节能环保理念,进而需要使用者运用多管除尘装置对该燃煤烟气进行过滤除尘工作。
目前市场上的多管除尘装置大多由箱体、支固板体、多个过滤管体、排料磁阀、入气管和出气管组成,使用者需要先通过入气管将外部燃煤烟气导入箱体内部,然后通过支固板体和多个过滤管体对燃煤烟气进行分流,再通过多个过滤管体对分流后的燃煤烟气进行过滤工作,然后通过出气管对过滤后的燃煤烟气进行排放工作,最后通过排料磁阀对灰尘进行排放工作,但因为灰尘是同一排放的缘故,会使得灰尘在从排料磁阀处排放时,可能会出现堵塞现象,进而会影响设备的排尘效率,而在设备没有将灰尘完全排放时,会使得设备无法进行燃煤烟气进行除尘工作,故排尘效率的降低,会影响设备的工作效率,且燃煤烟气往往都是通过燃烧产生的,继而会使得燃煤烟气会存在较多的热量,故直接将燃煤烟气排放的方式,会使得设备所排放的气体为较热气体,进而会在对设备四周环境造成影响的同时,还会对该热量造成一定的流速,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用组合蜂窝式陶瓷多管除尘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同一排放的灰尘,会使得设备堵塞现象和直接将燃煤烟气排放,会在对设备四周环境造成影响的同时,还会对该热量造成一定的流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烟气处理用组合蜂窝式陶瓷多管除尘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入气管,所述箱体顶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出气管,所述箱体底部两侧的前端和后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箱体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排尘装置,所述排尘装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堵装置,所述箱体右侧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电池储存板,所述箱体两侧中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液组件,所述箱体前端和后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通液组件,所述箱体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热液储存箱,所述热液储存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液装置,所述箱体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冷液储存箱,所述冷液储存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液位检测杆,所述液位检测杆的左侧贯穿冷液储存箱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冷液储存箱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输液装置,所述冷液储存箱顶部的后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输液装置,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流过滤组件,所述箱体内腔的中心固定连接有蜂窝磁吸装置。
优选的,所述排尘装置包括磁阀板,所述磁阀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使用,可以使得旋转杆带动球阀进行旋转工作,进而可以控制灰尘是否进行排放工作,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球阀。
优选的,所述防堵装置包括双排板,双排板的使用,可以球阀所导出的灰尘排出,所述双排板的顶部与磁阀板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双排板底部的中心固定连接有气缸,气缸的使用,可以使得气杆带动排导板进行上下移动,继而在球阀出现堵塞时,可以使得排导板对灰尘进行导通工作,所述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杆,所述气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排导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海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海纳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8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