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电机安全监控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20386.5 | 申请日: | 2022-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3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阳;刘传宝;蒋鹏;汪志刚;左杰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15/20;H02M1/38;H02P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 11111 | 代理人: | 周欢 |
地址: | 401333 重庆市沙坪坝区土主镇月台路***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电机 安全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辆电机安全监控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包括电机算法模块,电机算法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可编程逻辑器件,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脉冲监控模块,脉冲监控模块的输入端与电机算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驱动模块,驱动模块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继电器,继电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电机算法模块的输出端和脉冲监控模块的输入端,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的第一输入端,采用本系统能够及时对PWM输出异常进行监控,从而避免车辆损失动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电机安全监控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通过动力电机来获得动力,其中,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和三相永磁同步电机是常见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机,其原理是通过输出脉冲宽度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波控制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Transistor,IGBT)模组形成相差120°的高压正弦波来驱动动力电机旋转,从而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但当PWM出现异常时,则可能导致动力电机无法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甚至带来安全隐患,例如,动力电机的同相上桥臂与下桥臂同时导通,导致IGBT被炸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提供一种车辆电机安全监控系统和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因PWM输出异常导致车辆失去动力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电机安全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包括电机算法模块,所述电机算法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控制器局域网络的车载整车控制信号,并将所述整车控制信号生成相应的脉冲波;
可编程逻辑器件,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包括脉冲监控模块,所述脉冲监控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机算法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脉冲监控模块用于接收并监控所述电机算法模块发出的脉冲波的死区时间,当所述死区时间异常时,输出第一异常信号;
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的信号反馈端与所述电机算法模块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用于接收所述电机算法模块发出的脉冲波以驱动车辆电机运行,并反馈相应的故障反馈信号;
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机算法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脉冲监控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的第一输入端,当所述继电器接收到所述脉冲监控模块输出的第一异常信号时,所述继电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的第一输入端的连接断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微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安全监控模块,所述第一安全监控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的信号反馈端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的故障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故障反馈信号输出相应的第二异常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可编程逻辑器件还包括第二安全监控模块,所述第二安全监控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的信号反馈端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驱动的故障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故障反馈信号输出相应的第三异常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系统监控模块,所述系统监控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安全监控模块的信号反馈端,所述系统监控模块用于接收微控制单元的故障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故障反馈信号输出第四异常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与电路,所述第一与电路的第一一输入端与所述脉冲监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与电路的第一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安全监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与电路,所述第二与电路的第二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与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与电路的第二二输入端与所述系统监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动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203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